原标题:【大地恩情·美名分享】“白水带”这个名称的由来!

生活在江海,

你想必也曾到过白水带登高望远。

迎着一缕朝阳,

沿着白水带大道往上走,

空气中满是泥土的芬芳,

绿叶的清新,

让人感觉心旷神怡。

你知道“白水带”这个名称是如何得来的吗?

它又有哪些历史背景呢?

让小编向你娓娓道来。

白水带位于江海区北部,外海街道境内。因有40余座山峰,山峦岩谷之间有一溪流流经麻园,远远望去形似一条白色缎带,称白水带。

白水带全景图。许和发 摄

白水带辟为风景游览地始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由麻园乡人马族的马天宝、马玉麟两父子(均为侍卫)倡议,先建庙宇,后逐渐开辟为风景点。此后曾经三次重修,第一次在咸丰元年(1851年),因当时兵乱,庙宇楼阁遭破坏,乡人提议重修;第二次重修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资金不足,只作简单维修;第三次重修是在1928年,这次规模较大,除重修白水带庙宇外,兼向省、港、澳各界人士募捐购石筑路,由文石里砌至白水带,再由白水带砌到黄坑村。

新中国成立后,白水带风景区得到逐步开发。1985年,由市园林管理处、原郊区政府和麻三管理区三方面合作建设,初期占地面积约51万平方米。新建了天后庙、三圣庙和观音像等,修建了前、后门楼,开通了长三公里的环山公路。1993年,白水带至茶庵寺一带5平方千米的山地连成一片,成为江门市的大型旅游度假区,广受市民和游客的欢迎。2000年,建成龙光塔,是一个中空的六边形塔形建筑。该塔高11层、78.90米,其中贴金的塔刹高约18米,底层直径27米,内层建有弧形梯级,每上一层可以出得外厅参观外景。

近年来,公园环山路沿途景点逐渐丰富。如,为纪念港澳回归而修建的香港回归纪念亭和澳门回归长廊,现已成为游客登山休闲的“歇脚亭”、“遮雨廊”。2006年,白水带公园建设迎来“大手笔”,以天然形成的桃湖为中心,登山小径、环湖路铺设成型,桃源浦、正德亭、至善亭、厚生亭等景点点缀其间。

来源:感谢区健民供稿,图片由许和发、梁暖根提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