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歌剧《托斯卡》原版落沪 再现普契尼歌剧昔日风采

歌剧《托斯卡》剧照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记者许丹丹):10月19日,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正式拉开帷幕。今年正值普契尼诞辰160周年,艺术节期间,有着194年历史的热那亚卡洛•费利切歌剧院将与意大利新斯卡拉蒂交响乐团和意大利西西里合唱团强强联手,携普契尼经典之作《托斯卡》登陆上海大宁剧院,以原版全景的恢弘气势、普契尼式的优美旋律,给观众带来一场新的视觉和听觉盛宴。据悉,这也是本届国际艺术节唯一一台原版全景歌剧。

作为世界上演出次数最多的歌剧之一,《托斯卡》凝聚了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普契尼长达五年的心血。该剧以19世纪的意大利罗马为背景,围绕女高音歌唱家托斯卡、画家卡瓦拉多西及警察局长斯卡皮亚这三个主要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爱恨情仇展开。意大利热那亚卡洛·费利切歌剧院艺术总监朱塞佩·阿夸维瓦介绍称,三个主要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与戏剧张力的表现是这部歌剧最大的亮点,能让舞台上下的创作人员和观众体验到一种彻底的情感释放:“这部剧中三个主人公感情都非常丰沛,性格有些极端。譬如男主人公卡拉瓦多西就是一个颇具悲情色彩的人物,他为了掩护安杰洛提不幸卷入政治纷争。而剧中的斯卡皮亚是一个尊贵的男爵,他儒雅高贵,却因为自己的公职身份和对托斯卡不恰当的占有欲最终陷入悲剧。而作为全局灵魂人物的托斯卡,则浑身上下充满了激情,她为了爱情不惜付出一切代价,最终将自己和爱人推向了生命的谷底。”

全景歌剧《托斯卡》原版落沪 再现普契尼歌剧昔日风采

歌剧《托斯卡》剧照

在整部剧中,“托斯卡”集阴谋、爱情、毁灭于一身,可谓普契尼创作中最复杂的女性角色。在托斯卡饰演者拉法艾拉•安吉丽蒂看来,卡瓦拉多西和托斯卡之间伟大的爱情弥足珍贵,而这对恋人最终的悲剧结果也是注定的:“托斯卡和卡瓦拉多西虽然是两个年轻人,但他们是一对成熟的恋人,这决定了他们的关系不同于一般小打小闹的爱恋。托斯卡不仅是一个女神、一个舞台上的名角,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一个对上天充满敬畏的人。从故事开头到结尾,她对爱的执着都没有任何改变。”

本剧以罗马城的真实地点为场景,以战乱中小人物的故事展现人类共有的爱与恨和善与恶,是普契尼作品中典型的真实主义杰作。意大利热那亚卡洛·费利切歌剧院艺术总监朱塞佩·阿夸维瓦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尊重原著的歌剧,无论是三幕剧舞台上所呈现的元素,还是剧目中的人物和唱诗班的转换,都显得十分传统:“歌剧中的服装很好地还原了那个时代的衣着特色。歌剧中不少元素也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譬如圣安德鲁教堂、法尔内塞宫,还有赫赫有名的罗马地标建筑圣天使城堡。”

《托斯卡》中的故事发生在1800年战乱时期的罗马,即便放到2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它鲜活的生命力。意大利热那亚卡洛•费利切歌剧院总监兼交响乐团指挥朱塞佩•阿夸维瓦表示,这个爱情悲剧故事虽然简单,却非常真实,它描绘的完全就是那个年代意大利人的生活,因此这部作品无论在何时都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并不会与身处和平年代的当代观众产生距离与间隙:“《托斯卡》男主角是一个画家,女主角是一个歌唱家,狡诈的男配角是警察局长,这些都不是故事中的‘英雄’角色,基本上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可以说,这部普契尼的作品非常细腻地描绘了意大利人,它不像其他许多英雄故事那样将主角神话或拟写。”

在音乐方面,《托斯卡》融咏叹调、宣叙调、合唱和其他元素为一体。全剧最为著名的还是普契尼的抒情咏叹调,如在第一幕中画家卡瓦拉多西唱的《奇妙的和谐》、在第二幕中托斯卡为营救画家与警察局长斯卡皮亚谈判时所唱的《为艺术,为爱情》以及在第三幕中画家所唱的《星光灿烂》。托斯卡饰演者拉法艾拉•安吉丽蒂说:“这是一部典型的普契尼三幕剧,具有很强的悲剧色彩,声乐上处理起来非常复杂,因为她有很多展示不同情感的唱段,有抒情奔放的,也有充满悲情和极端冲突的部分。普契尼在将这些丰沛起伏的情感色彩赋予情节人物的同时,也将它们表现在了音乐上。整部歌剧不仅壮美,还充满了激情。”

此外,该剧的布景及舞台美术由曾与国家大剧院合作过歌剧《游吟诗人》、《风流寡妇》而广受好评的著名导演乌戈•德•安纳设计,他擅长营造恢宏庞大、华丽迷幻、后现代拼贴的视觉印象,曾创作过8个版本的《托斯卡》。此次上演的版本以巴洛克风格为主要元素,以黑色来突显戏剧冲突,强调战乱时期的明暗对比,通过黑色的空间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背景下的压迫和痛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