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员贺清令。

明朝初年中央官职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元朝的中央体制,置左右丞相,管理朝中政务。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因胡惟庸案决定废除丞相制度,权归六部,实际上由皇上直接负责朝中政事,君主集权达到了中国封建制度的顶峰。靖难之役后,眀成祖朱棣虽然有雄才大智之心,但是全国政务集于一身,让朱棣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一个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内阁逐渐形成,到仁宗朱高炽时期,内阁掌握的实权逐渐加重。到了嘉靖和隆庆年间,明朝的内阁权力更加膨胀,经过张居正改革之后,内阁实际上成为明朝中央机构运作的权力枢纽,内阁所在的文渊阁成为实际的政务决策地点。首辅制度是内阁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经过严嵩、高拱、张居正、申时行等几位首辅大臣的完善逐渐定型,担任首辅大臣者均有着相当丰富的从政经验,而且是最受皇上信任的大臣。

万历皇帝

纵观明朝历史,最出名的首辅大臣莫过于张居正,张居正是嘉靖年间进士,万历皇帝登基后,张居正取代了高拱成为首辅大臣,掌管中央一切军政事务。在任职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经济、军事、人事考核方法等方面,从而实际上成为明朝的掌舵者。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张四维出任内阁首辅,但是万历十一年张四维的父亲病死,不得不回家守丧。此时,朝中地位最高的大臣莫过于申时行,在这样的背景下,申时行出任内阁首辅大臣。

张居正墓碑

万历皇帝十岁登基,其母后李氏和张居正对万历皇帝的管制一直很严格,这就让他在张居正死后,一直希望能够独掌朝纲有所作为,所以在张居正死后不久,朝臣弹劾生前的一些不轨行为时,万历皇帝并未对其偏袒。申时行深谙首辅与宰相制度的区别,首辅依赖于皇权并对皇权的约束力有限,张居正的一些措施是越过常规范围而推行的,万历皇帝对其厌恶是比较合理的,所以申时行在担任首辅时,十分谨慎。一方面首辅可能遭到来自于文官集团的抨击,另一方面可能因行为的越轨而得不到皇上的信任,为了避免陷入这种困境,申时行尽量遵从万历的意愿,谨慎行事,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减少行政的阻力和来自文官集团的抨击。他希望通过中庸的方式来调和朝臣中的斗争,这就导致申时行执政时期政绩平庸,但是万历和大臣都未能很好理解申时行的初衷,最终还是陷入了面临和张居正相似的困境。

申时行像

参考文献:

1.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年。

2. 谭天星:《明代内阁政治史》,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3. 胡廉洁:《申时行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华 兴 春 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