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暮成霜

--

自然总在悄无声息地演变着,

眼瞧着叶子还没落完,果子才成熟不久,

秋天竟要过完了。

自立秋进入秋天后,夜里降温迅速,

空气遇冷凝结,初为白露,后为寒露。

而霜降,则是因为夜里冷极了,

空气不凝结成露,直接成霜!

水凝结精灵一粒粒拔在叶间,果子上,树林里...

便有了秋天最后的一副副美妙的画卷。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

暮秋连着寒冬,

诗人白居易留下霜降的名句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虽万物萧瑟,但也有这样一幅可爱的画面。

雁儿南飞,小动物们纷纷躲藏起来,

树林里只三三两两的雀鸟奔哒,

啄食柿子、橘子、山楂等物充饥。

果腹之后,鸟儿就在带露的树枝上跳舞,

餐风饮露,摇头晃脑晃,像个小精灵。

气会神交降玉霜

--

(元·王吉昌·《采桑子》)

犹记得小时候经过田地,

每当树叶上、草地上沾满了露,

小靴子走过就会留下一行水痕,

有时根据草地上露痕的特点,

还能猜测出几个人起得早,走在了前面。

那时候,看见露水总是很开心,

见露水多,老人也会说“露重见晴天”。

细碎的珍珠在草尖上欲低还留,

小鸟也在树枝上梳理露湿的羽毛,

晨光束束地从树枝里透了过来……

见到这样的情景,小孩也会莫名地欣喜。

霜降春林花委地

--

有露的早晨,总是很干净、很清新,

有露的秋天也最有灵气。

当纤尘不染的山林雾气拂动,

金黄的菊花也为最后的谢幕鼓足了劲,

露湿的花瓣像留给深秋的最后华光,

不留恋、不流连,这就是秋天的冷漠。

诗人左河水在寒露节气诗里说,

“天高昼热夜来凉,草木萧疏梧落黄。

日享菊香播小麦,夜喝梨贝养脾肠。”

霜降时节的气温变化很大,昼暖夜凉,

尤其是北方,寒霜早早降下,

枫林红上千里,与南方秋景迥然不同。

霜叶红于二月花

---

郁达夫说,南方之秋来得慢,

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跟北方枫林千里,遍地铺霜的景色相比,

南方就像小家碧玉,娇小秀气。

即便有菊花在野外黄如金甲,

即使橙红橘绿,露水沾衣也寒,

南方的秋总去留无意又无心,

不会让人生愁,也不会让觉得冷清。

就像白居易《地上》一诗说的里,

深秋虽然寒风习习,露水清冷,

但始终还有“叶青”保留着丝丝夏意,

虽清而不凄凉,虽凉而不冷寂。

北风降霜松柏雕

---

南方朋友很少看见雾凇,

在北方,便是随处可见的冰清玉洁。

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

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气遇冷凝华而成,

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

“谁将琼玉琢千枝,星尘坠梦挂晶丝。”

清晨,寒风吹拂,梁王山雾气缭绕,

巍巍山峦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

长青的松柏也开出了一朵朵银菊,

置身其中,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

仿佛来到了如诗如画的仙境之中。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

在露水繁重的日子里等待晴天,

惊喜总是如约而至,从不拖延。

只要日头从云层冒出,露珠就谢幕,

不逗留,不惋惜,这就是秋天的暖意。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 今日互动 ·

---

今年有没有见到霜呢?

最后:有礼有节4岁啦,周年庆福利活动进行中,欢迎各大平台搜索有礼有节咨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