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印度电影的人,一定知道阿米尔汗是谁。这个被誉为“印度良心”的演员、导演,在制作出一部部打动人心的“神作”之后,将他的名声推向了全世界,也收获了更多的的喜爱,和对他的了解。

在中国上映了《三傻》、《摔跤吧!爸爸》等力作之后,阿米尔汗和中国观众之间的距离更近了,也越来越常到中国来参加活动。最近他就以演员、导演、制片人的身份,参加了位于太湖的世界文化论坛。

由于讨论的主题正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载体”的电影,阿米尔汗也分享了自己的许多心得。他说,自己在拍电影的时候,不会先去纠结观众想看什么,而是考虑自己对怎样的电影题材更兴奋,之后就去拍最感兴趣的题材。

阿米尔汗还说,电影和音乐一样,是不分国界和语言的。就算每个国家的人语言不通,但人的触动点还是一样的,就好像他在看《三傻》的时候,也想到了自己上学故事,看《摔跤吧,爸爸》时,就想到了自己和爸爸的感情。

除了聊及自己的电影之外,阿米尔汗还顺带说起了自己喜欢的中国电影。他说,自己非常喜欢看《鹿鼎记》,也很想尝试演一下“韦小宝”这个角色。阿米尔汗希望能有更多的印度人看到中国的电影,毕竟中国和印度的文化是有很多相同之处的。

像阿米尔汗这样热爱电影的人,其实也是童年成长经历带来的影响。他的父亲塔希尔是制片人,叔叔纳西尔是导演,他们不仅在印度的电影圈获得成功,也为家里营造了弄厚的电影文化氛围,因此阿米尔汗从小就汲取了不少前人的营养。

要说阿米尔汗在电影之路上遇到的最大挫折,就是他父亲对他进入电影圈的反对。尽管阿米尔汗的父亲自己做了一辈子的电影,但他对儿子的要求却是去成为工程师或者医生,这是因为,塔希尔在做电影的过程中,没有赚到多少钱,全家过着很窘迫的日子。

父亲都不能混成功的道路,自然不希望儿子去尝试。然而天分这东西就是无法骗人,现在的阿米尔汗,不仅做演员成功,做导演成功,连制片人也做得很好,好到用青出于蓝这句话,都不足以形容他的优秀了吧。你觉得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