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中学所有学科中,物理是最难的,尤其是高中物理,在高考时,最难的是理科综合,理科综合中又属物理最难,也正因为物理太难,导致很多学生早早就放弃了学习物理,选了其他学科。其实,是不是这些学生真的不适合学习物理呢?

  实在的说,由于每位学生学习基础原因,以及旧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顽固性沿袭,甚至包括智力的差别,男女生的差异,以及喜好的不同,最终导致了有的学生在最后不再适合学习物理了。比如说高中面临分科时,就必须充分考虑以上自身学习情况以及生活理想和以后的就业方向等因素。

  但是,对于绝大部分中学生来说,如果从一开始接触物理就养成了好习惯,那么,在高中面临分科时,需要考虑的就不再是物理成绩问题,而是梦想选择的问题了。试想,如果经过自己的努力,各科学习都非常优秀,物理也从不是难事,那么最后选择理想的大学和专业时,考虑的就不再是强势学科弱势学科的问题了,而只需要考虑自己的爱好以及理想就可以了。如果每位学生都能达到如此境界,夫复何求啊。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从一开始接触物理就能养成好习惯呢?

  我们今天只从做物理题这方面来说一下,八个最实用的做题好习惯!抑或称为八个做题警告。

  一、马马虎虎做上十道题,不如认认真真做上一道题!

  马虎做题很容易出现思维不严谨、逻辑推理不合理的情况。会导致各种各样的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错误出现,这样做题,纵然做上一百道,也没什么意义。这也是物理老师们经常说的一定要精做习题!

  二、匆匆忙忙做题,不如认认真真审题。(审题要慢,要理清思路,做题才能快)

  对于物理而言,审题是做题的第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有些中学生朋友还没有全面仔细的看完题意,就开始答题,结果,一看就答,一答就错!一旦审题时出现看错、看漏的情况,整个做题过程也就没有意义了。而且匆匆做题还会导致不能挖掘出题中的各种显性条件和隐含条件,从而无法避免失误!所以说,不怕“不会”,就怕“会”却做不对!

  三、看到每一道物理题时,都应该明确该题所考的都是哪一知识点或者哪几个知识点。

  有些中学生朋友做题时总想以前是否做过类似题或者原题,总想套用以前的题,这样就把自己的思路给毒死了。请不要死记原题,记“方法和所考查的知识点”才是正道。

  四、做每一步时,应明确知道得出此步的原因,力求做到“步步有根有据”!

  有些学生在做题时,往往考虑不成熟就开始写下一步,经常由表面特点进行猜测、盲目尝试、不顾条件的的应用公式,结果成了死套公式。其实,在做每一题时都应该逻辑严谨、思路清晰,每一步都稳扎稳打,保证每一步正确,最终一次性成功,结果自然是正确的。

  五、每做完一题,应确保百分百正确,并能自信的说“我做对了”!

  当按照第四个习惯做题时,也正是心中的自信越来越强大的过程,每一步都能有理论根据,这些根据可以是物理公式、物理原理、物理定律等,有依据的科学推理最终会让自己建立起来强大的自信,按照这样的习惯做到最后时,就可以自信的说我肯定做对了,甚至能准确地算出自己的分数!

  六、做题时,先易后难,要拿得起、放得下!

  做物理题,最忌讳的是做着后面的题还在想着前面有疑问的题,或者被一道难题挡住后就不再往后做,而是纠结于一题不能自拔。这样会白白浪费了那些容易拿到手的分,我们应该本着千年不变的做题规律做题——先易后难!而且,有些题,不会做就不要再想它了,不要让一道题的失败影响后面所有题的成功。拿得起、放得下,不在乎一题一问的得失,而要在乎整个试卷的最优化、高效率答卷。说不定,在做完所有习题之后,回头再看这道难题,忽然之间会做了。这样的经历我想很多学生都有过。

  七、可以在乎成绩,不要过于看重成绩。但是一定要在意每一道错题!

  成绩的好坏会影响我们的心情,这个可以理解,但是,我们不应该把心思用在成绩上,不管是考的好还是差,都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出错的物理题上,还应该注意那些表面看似做对了但其实有些地方自己并未考虑到的题。毕竟,只有这些题才是最有价值最值得深入研究归纳总结的题,我们应该通过每一道错题发现错因、失误、粗心、知识欠缺、技能欠缺等问题。

  八、养成“规范化思维、规范化解题”的好习惯,做到整洁美观!

  所谓的“规范化思维”,要求必须逻辑性强、思路清晰不跳跃!所谓的“规范化解题”,要求从表面上看起来:整洁美观;从步骤上看起来:完整、逻辑强、格式规范、布局合理。

  如果每一位中学生朋友在做物理题时,能做到以上八点,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那么,做物理题就成为一种享受了。每做完一份习题,都会是一次成就感满满的充实经历。这样的心理历程是那些没有用心做题的学生难以体会的。

  中学生朋友,养成好习惯终生都受益!为了美好的未来,加油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