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都说,要是大牛能娶得到媳妇肯定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这么说,是因为大牛的母亲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因为她不好惹,所以很多跟大牛相亲的姑娘,知道了他母亲的德行后,纷纷拒绝了这门亲事。可唯独李嫂,竟然嫁了过来。

“这下有得热闹看了。”

“现在的姑娘,哪个能受得了大牛母亲啊!”

“上次那个姑娘都订婚了,因为听了大牛母亲的事迹才悔婚的。”

村里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着,因为邻里乡亲都尝到过大牛母亲的厉害。可最后让大家都傻了眼,因为媳妇李嫂的泼辣倔强,丝毫不亚于她的婆婆。后来慢慢的,婆婆也都什么事只能听儿媳妇的了。但婆婆心里还是不服,直到孙子出生。

李嫂嫁过来第二年才生了个儿子,原本关系僵硬的婆媳,因为孩子而变得缓和了不少,而且同心协力一致对外了。

李嫂给儿子取名叫阿贵,可见这个儿子在她心目中是多么宝贵。后来孩子慢慢长大,可邻里的孩子都怕了他。倒不是阿贵多厉害,而是他背后的母亲和奶奶。

阿贵也遗传了李嫂的脾气,稍微有事就躺地上死去活来,谁哄也不起来。可婆婆和李嫂,却能有方法哄他,不管什么事,都能让他开心起来。阿贵不管要什么,做什么婆婆和李嫂都依着他。

孩子还小的时候,也懂得仗势欺人。阿贵和村里的孩子玩的时候,自然也是欺负别人,有时候打不过别人就哭着回家搬救兵。李嫂闻言,拉着儿子找别人理论,两家大人见面,自是大吵一架,而婆婆作为助攻,没人吵得赢她,或者说不想理这种粘人的狗皮膏药吧!

每次和邻里相亲吵架,李嫂就说:“孩子还小,打你一下怎么了?”“孩子还小,拿你点东西怎么了?”孩子还小,似乎可以为一切找到了借口。

阿贵渐渐长大,李嫂和婆婆已经在周围出了名护儿子了。很多孩子的父母干脆说不要和阿贵玩,以免被他带坏了。

阿贵过惯了被奶奶和妈妈宠溺的生活,无心向学。诸多坏习惯不仅没有改,还是变本加厉,以至于他后来要结婚通知朋友的时候,朋友说:“下次吧,你下次结婚我一定去。”而这,是事出有因的。

阿贵不学无术,但身边却聚聚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因为过惯了安逸的生活,母亲和奶奶都给钱他花,自然对朋友非常大方,因为他没有试过赚钱的辛苦。

事情发生转变,是因为阿贵的奶奶去世了。李嫂的收入自然无法满足儿子交友挥霍的需求。于是阿贵想了个赚钱的路子。

阿贵请一帮朋友吃饭,席间他跟大家说自己买了新房子。一个朋友听后,给了礼钱,其他朋友见状,也都纷纷给了。从那以后,阿贵似乎找到了赚钱的快感,一发不可收拾。

后来他又说了几次买房子的事情,朋友纷纷都给了。无效了之后,他又说自己要结婚了。朋友第一次听,纷纷也都给了礼钱。后来朋友才知道,他连女朋友都没有,跟别说结婚了。

第二次他再次说自己要结婚的时候,朋友说带女朋友出来我们看看。结果他说得有鼻子有眼,说女方回了娘家,不在这边。看着他的说辞,大家也都相信了,纷纷给了钱。

可到了他真正结婚的时候,朋友却再也不相信了。朋友说:“下次吧,下次你结婚我们一定去。”

阿贵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可他老婆就不乐意了,结婚没有一个朋友来。但,这奈何不了他。

后来再听到阿贵的消息,是因为李嫂也开始骂儿子了。

李嫂的丈夫病重,打电话问在外工作的阿贵。阿贵在电话的那头信誓旦旦说没事,他会打五千块到母亲的银行卡。母亲信了,可第二天到镇上一查,里面一分钱也没有。于是李嫂赶紧打电话问阿贵,阿贵说可能还没到账吧,多几天再去看看。

李嫂又过了几天,去查还是一分钱没有。才知道是儿子骗了他,而因为这,丈夫的病情又加重了。

李嫂骂儿子不是人,还说以前怎么疼他,他骗朋友还好,竟然骗自己的母亲。

我们觉得好笑,瞬间又心疼李嫂了。

而这个不好的结果,说到底,只是因果之循。既然有果,必定有因!

(以上图片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