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书法行书《新岁展庆帖》 ,书于1081年(元丰四年),纸本,前帖纵30.2cm,横48.8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原文:

轼启:新岁未获展庆,祝颂无穷!稍晴,起居何如?数日起造,必有涯。何日果可入城?昨日得公择书,过上元乃行,计月末间到此。公亦以此时来,如何?如何?窃计上元起造,尚未毕工。轼亦自不出,无缘奉陪夜游也。沙枋画笼,旦夕附陈隆船去次,今先附扶劣膏去。此中有一铸铜匠,欲借所收建州木茶臼子并椎,试令依样造看。兼适有闽中人便,或令看过,因往彼买一副也。乞蹔付去人,专爱护,便纳上。余寒,更乞保重。冗中恕不谨。轼再拜。季常先生丈阁下。正月二日。

茶与书法5——《新岁展庆帖》北宋·苏轼

茶与书法5——《新岁展庆帖》北宋·苏轼

茶与书法5——《新岁展庆帖》北宋·苏轼

另纸行书:

子由亦曾言方子明者,他亦不甚怪也,得非柳中舍已到家言之乎?未及奉慰疏,且告伸意!伸意!柳丈昨得书,人还即奉谢次。知壁画已坏,了不须怏怅。但顿着润笔新屋下,不愁无好画也。

茶与书法5——《新岁展庆帖》北宋·苏轼

《新岁展庆帖》与《人来得书帖》二帖合装为一卷。卷后有董其昌跋。鉴藏印有“御府书印”、“御府宝绘”、项元汴诸印、安岐诸印等。

此二帖均是苏轼写给陈慥(季常)的书札,《新岁展庆帖》是相约陈慥与公择(李常)同于上元时在黄州相会之事;《人来得书帖》是为陈慥的哥哥伯诚之死而慰问陈慥所作。在《东坡集》中共有苏轼写给陈慥的十六封书札,“俱在黄州时作”。《新岁展庆帖》中所写时间(上元)与《岐亭五首序》中所记“明年复往见之”的时间与事由一致,而宋傅藻《东坡记年表》中记载,东坡于“元丰四年辛酉在黄州,正月二十日往岐亭”。由以上记载可推知,该《新岁展庆帖》应作于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春季,苏轼时年44岁。该帖在徐邦达先生的《古书画过眼要录》中有详细的考证。

苏轼在黄州时与陈慥书信往来频繁,在与他人之信中亦常提及陈慥,可知二人友谊深厚。

《新岁展庆》下笔自然流畅,劲媚秀逸,笔笔交代分明,精心用意。虽为书札,却写得非常精致,字的入笔、收笔、牵连交代分明,是苏轼由早年书步入中年书的佳作。

苏轼(1037-1101)宋代书家。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苏洵之子,苏辙之兄,父子三人史称“三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官至端明殿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谥文忠。诗、文、书、画俱成大家。与蔡襄、黄庭坚、米芾齐名,为“宋四家”之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