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站在代表处窗边,凝望远处层林尽染,与滕王阁隔江相望,想起古人这句诗词。南昌双子塔犹如两个巨人,耸立在赣江之畔,代表着这个城市的活力,也见证了我个人的成长。我站在53楼,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车来车往云卷云舒。回首进公司的四年,从一名年少轻狂的幼稚学生,一步步成长为扎实贡献、独当一面的通信人。我始终铭记导师的那句嘱托:事无巨细,赢在执行。

通信小白上战场

2013年9月,大三的我怀揣激动心情,在offer上签下了名字,有幸成为一名华为人。

2014年9月,结束深圳培训后,我被派往郑州代表处实习。对于大一学工商管理,大二至大四学电气工程的我来说,虽然经过了1个多月的一营培训,但依然对一线通信工作茫然不清。导师作为老无线人,不仅给我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而且手把手教我如何登录设备,耐心解释一个个专业名词,开始将我引入神秘的通信领域。

同年10月,我记忆犹新,X局XX分公司一台BSC上报DPU单板硬件故障,导师让我去现场更换板件,当我第一次真真切切走进通信机房,望着一排排整齐轰鸣的设备,我震惊不已,第一个想法是:就是这些玩意能让我们上网、打电话吗?

带着疑问和好奇,我向导师和周边同事获取各类资料,从通信发展简史、通信原理、华为主设备简介到一条条具体的命令,一头扎进了学习的海洋,认真学、反复练,一点一点撬开了通信领域大门。

实习完成后我被派往南昌代表处,由于实习期间表现优秀,被选为代表处新员工金种子前往西安RTAC进行业务轮训。30余篇iCase案例见证了我两个月的轮训,从2G到4G,从理论学习到实际问题解决,既让我熟悉了ITR等流程,又让我在全国各地200余例问题中逐渐得心应手。

战火纷飞中成长

回到南昌,我开始独立承担区域工作。幸运女神的青睐,让我赶上了宜春移动无线2/3/4G全网同步搬迁,这个被誉全球最大规模无线搬迁项目。45天内完成所有站点交付、多维度的立体风险控制以及客户对华为网络高质量的诉求都真实摆在了项目组面前。

由于没有搬迁经验、没有站点实践经验,我被安排保障项目期间的割接安全,确保割接过程的紧急问题妥善处理和备件供应。面对压力我诚惶诚恐,勇敢接招,一边梳理50余种紧急备件供应情况,一边亲自跟车挨个站点现场摸排。根据项目计划,每天需要完成100~160个物理站点同时割接,各个站点的紧急情况层出不穷,一个星期下来,我身心俱疲,痛苦不已。

TD杨发元发现了我的问题,他和我一起分析如何确保每个站点紧急备件及时供应,如何保证紧急问题能及时处理。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备件台账记录不清、团队人员分工不清,紧急情况来了疲于应对,十分被动。于是我们重新梳理备件情况,理清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站点场景,在下一批割接到来之前,提前熟悉割接站点场景,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点。同时重新组建队伍,细化分工,分人分片分场景盯紧现场情况。理顺流程后,果然事半功倍,接下来的半个月里,组内成员各尽其责确保了割接的顺利进行。

大项目的洗礼,让我对站点情况、华为各类设备了然于胸,对无线站点搬迁解决方案驾轻就熟。

“华为就是靠谱!”

2016年6月19日,瓢泼大雨伴随电闪雷鸣持续肆虐着江西东北小城,昌江水位超过历史最高值0.7米,街道积水严重,房屋倒塌,电力系统瘫痪,昔日安谧祥和的瓷都景德镇遭受着大自然无情的考验。

“雨水都要淹到我家二楼啦!基站断了有两三成,备件、人员、车辆啥时候能到啊?”19日晚8点客户焦急地诉说着。

21点,在一片期待中雨势渐缓,代表处接到高速路已恢复通行的消息后,抗洪救灾小组紧急协调应急车辆,我们怀着复杂的心情,陪着一堆备件赶往现场。

3小时后,我们抵达景德镇客户办公室的一瞬间,双眼通红的客户看见我们惊呆了,激动地对我们说:“华为就是靠谱!”

20日,景德镇浮梁县城三网退服,主要传输光缆中断,基本通话中断,为保证抢修效果,浮梁光缆抢修迫在眉睫。

17点,经过一路颠簸后,我们到达满目狼藉的受灾现场,传输光缆抱杆在暴雨中倒塌严重,预计有300米左右光缆淹没在洪水中,最深处积水达1米以上,已经无法确认光缆具体位置。为尽快恢复通信,抢修队员纷纷下水徒手摸起光缆,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难摸索,整段光缆梳理完毕,抢修完成。浮梁县城部分基站业务恢复,通话顺畅,向亲朋好友报平安的消息不断传出。

22日11点接到报告,XX基站遭受雷击,经判断需要更换站点主控板。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山顶塔站却影响着整整一个村庄居民的通信,在维护员带领下,我们携带单板跋山涉水奔赴受损站点。

暴雨冲毁道路,一条河流横亘眼前,却没有挡住我们去路,没有路我们便踩出一条路!终于在临近晚饭前,为村民恢复了通信。

23日,城区道路恢复通行,供电系统逐步恢复,洪水慢慢退去,主城区部分低矮居民楼下机房浸泡水中两天,整站设备损坏严重,抢修工作还要继续……仅两天时间,我们收到14个站点的水淹报告,客户备件库库存不足,面临抢修无法进行的窘境。

23日下午,公司开通备件管理服务绿色通道,帮助客户申请一批应急备件,同时区域CC3帮助推动工程建设借货,紧急联合代表处、采购及供应链、订单履行部等部门,打通注册、成套、计调、物流各个环节,成立救灾物资应急保障小组,发布保障任务令,地市及省公司紧急借货流程一路绿灯,各环节的高速响应,从下单到交单24小时,从交单到发货&到货24小时。

洪水无情人有情,5天的抢修奋战结束后,客户网优中心经理对班组所有人员调侃说,奋战了一个星期,体重重回生小孩前,以后想减肥的提前找我报名! 伴随着笑声,回想着抢修的这几天,大家眼眶渐渐湿润。

怎样才是以客户为中心?站在客户角度审视网络,诚心诚意为客户服务是每个服务工程师都需思考的问题。我觉得除了自身技能过硬之外,及时总结提炼必不可少。2016年,部门发布了全年交付全景图,就全年工作进行了提炼,各个工程师均围绕此展开工作,给了我很大启发。结合交付全景图的要求,我不仅了解无线团队全年需要落实的各项基础工作,以及“看网讲网”、“华为课堂下区域”等客户品牌活动,而且了解了各项工作之间的联系。结合此次抗洪救灾,更让我懂得了要站在客户的角度换位思考,坚持内紧外松,做到大多数的问题比客户先发现并着手解决、汇报;例行主动推动客户去解决问题,让客户切实感受到华为是和他们站在一个战壕中,真正关心网络质量和最终用户的体验。

通过有序安排未来一周、一月、一季乃至一年的工作,不仅让我思路清晰,而且对工作效率提高有很大帮助,一年下来与客户的距离更近了,个人综合能力提升了,客户心目中“专家”的地位逐渐成型。

理清思路再进步

充实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四年的磨练一晃而过,我对无线通信原理和站点解决方案已经了然于胸,同时对以客户为中心、诚心诚意为客户服务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2017年中,我开始接手全省移动无线交付业务,除了日常维护和工程之外,还要兼顾整个无线客户群团队的运作。如何能更好凝聚团队成员、让大家主动发光发热、获得客户更多的认可,是我需要一直考虑的问题。

5G&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即将来临,我有幸参与了江西所有NB、网改、5G建设,丰富了自己的经验和能力。新挑战、新机遇,我准备好啦!

不破楼兰终不还,撸起袖子加油干!

吴新群/文

来自:心声社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