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建设前海国际货物集散地,同时促进物流业降成本,继续提升通关效率,深圳海关依托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保税+”政策,推出了建设“海运国际中转分拨集拼中心”“离港空运服务中心”“保税+社区新零售”等三项改革创新举措。

在前海保税港区内,一家空运货代公司出口的一批货物迅速完成了订舱、打板等全部航运流程后,准备运抵香港机场直接“登机”。

企业在前海就可以完成出口货物全部业务流程,并且辐射香港、深圳、广州三大机场,这是深圳海关“离港空运服务中心”新举措带来的便利。

北京康捷空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香港及华南地区副总裁 林智佳:改革前是所有客户会分别把货物送到广州、深圳或者香港的机场,面对几个机场的操作。改革以后把货送到这里之后我们就会代表客户把货送到不同的机场,客户比较便利,成本也是比较节省。

“保税+社区新零售”模式实现优势互补

今年8月以来,前海湾保税港区的保税商品陆续进驻深圳部分社区,这种“保税+社区新零售”模式实现了跨境电子商务、社区实体店、物流到家的优势互补,同时也极大方便了消费者。

深圳前海电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董事长 沈琦雅:“保税+社区新零售”模式把贸易创新,通关便利化叠加到社区店的现场。解决了以前跨境电商的商品只能在线上买,看不到实物的弊端,等包裹时间也大幅度地缩短,物流成本也能够大幅度地下降。

“海运国际中转分拨集拼中心”

为企业降低运输成本

而建设“海运国际中转分拨集拼中心”,在前海湾保税港区监管仓库内,海关就可以对境外进口货物、国际转运货物、区内出口货物进行分拨、集拼、转运、清关等各项业务。

据测算,2020年,前海湾保税港区的中转集拼箱量会达到1万到1.5万标箱,2025年会达到10万标箱,届时,这项改革举措将为物流企业和货主每年节省约4000万美元的运输成本。

深圳蛇口海关 副关长 柯东清:企业可依托西部港区每周160班次的海运集装箱航线,将来自全球各地的进口货物拼装,大大提高全球揽货的便利度,对于运抵至园区待出口的国内货物,可以和国际中转的货物按流向完成拼箱,使商业运作更加灵活。

海关改革“组合拳”

协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新物流

2018年,深圳海关还通过整合航运资源,强化珠三角水路与“一带一路”的衔接,提升珠江港口群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大力推进深港跨境通关合作,推出“全球中心仓”改革试点,以“保税+邮轮物料供应”“游艇自由行”等方式,提升邮轮消费体验,在货品通关方面,积极推广进口商品提前申报模式,通过以机代人、错峰过机,“落地放行”“落地查验”等,大幅缩短货物通关时间,持续推进提效降费,为粤港澳大湾区新物流助力。

2018年上半年,前海湾保税港区跨境电商进出口零售业务量合计14.74亿元,同比增长37.83%,其中,进口零售货值13.24亿元,同比增长49.25%。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