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诺基亚被微软收购,在记者招待会上,CEO约玛·奥利拉最后说了一句话:

“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说完,几十位诺基亚高管不禁落泪!

注意,据知乎网友考证,这个段子很可能是假的

但这个段子流传很广,连我这个不当政治老师很多年、早不关注时政和经济的人都知道“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这句话。

不管段子的真假,这句话本身非常准确地反映出现实生活的一种尴尬。

我舅妈曾是省劳动模范,大概20年前的一天,她和厂里的其他姐妹一起下岗了。

她,她们做错了什么?

她们没有做错什么,也不清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但被通知下岗了。领了可怜的一点安置费,从此自谋出路。

以前不让你走,现在不让你留,找谁说理去?

这样的遭遇,不要太多。

这里原本是四张图片,关于“生孩子与种树”,关于“结扎与受精”。

为什么没有了,你懂的。

横竖它都有理,很少有人问“为什么”,也不鼓励甚至不允许问“为什么”。

反思能力、反思意识、反思精神的缺乏,可见一斑。

于是,大家都很忙,都很累,都很不轻松,但都不快乐、不幸福、不满足,人人都长着一张被欺负的脸。

有这样一个段子:

一天,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来三人谈到了“怎样才能让猫自觉自愿吃辣椒”的问题。

刘少奇先说:“这还不容易,首先让人捏住猫的脖子,用筷子将辣椒给猫捅进去不就得了。”

毛泽东摇头:“不妥,我们不能用强迫,应该是自觉自愿的呀。”

周恩来说:“那就更好办,我先将猫饿几天,然后,待猫非常饿的话,我就把辣椒包在猫喜欢吃的肉里,它不知道,就囫囵吞枣地吃下去了。”

“那可不行,我们不能用欺骗。”毛泽东机智地说:“这很容易,我想,如果我们把辣椒抹在猫的屁股上,当猫感到火辣辣时,它自然就会用嘴去舔掉辣子,而且还会为能有这样的举动感到高兴不已。这样,它不就自己把辣椒吃进去了吗?”

言毕,三人捧腹“哈哈哈”地一阵大笑。

几年前,在一次教育论坛上,李玉龙也抛出了“怎样才能让猫吃辣椒”这个问题。

很多老师说了自己的方法之后,李玉龙又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让猫吃辣椒?”

现场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很多人,已经习惯于别人出题自己回答这种模式,一直在千方百计解决问题,总希望把事情做得更好,却很少会去想一想:自己做的这些事,包括已经做过、正在做的和即将做的,真的都是非做不可的吗?

比如,孩子就一定得读大学,而且必须是重点大学吗?

事实上,不要说重点大学就那么几所,按照知乎上的一个数据:全国21岁同龄人中:只有约28.2%的人接受大学教育,如果不含大专的话,这个数字更低,13%。

也就是说,全国21岁同龄人中,71.8%的人没考上大学,甚至50.8%的人连高中都没考上,6.7%的人还没考上初中。

肯定会有许多父亲或母亲说,别人家的孩子我管不了,我必须保证让自己家的孩子上大学 ,而且必须是重点大学,我要为孩子将来的幸福负责,哪怕现在孩子不理解我。

这就是“爱心膨胀,大脑萎缩”!

学校和老师,在这个问题也已经完全丧失了理性,于是教室里出现了诸如“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这样脑残的励志话语。

完全不顾及现实情况,所谓的“为了孩子的将来”而逼孩子努力学习,已经造成了太多的悲剧,而许多父母还抱着“我们家孩子不会那样”的侥幸,非得有一天自己失去了孩子,才会后悔莫及。

至于老师们,绝大多数早已铁石心肠,他们对因教育造成的悲剧永远都只有两种解释:学生跳楼了,是因为学生“心理素质太差”;自己被学生打甚至挨了刀,是因为学生“不懂感恩”。

完全可以换个角度思考:既然多数孩子注定上不了大学,更上不了重点大学,那么不论是学校还是父母,在关注有能力升学的孩子同时,也必须为那些与大学无缘的大多数提供必须的帮助。

而国家在政策层面上、舆论宣传上,也不应该“学历至上”,以学历定身份、分等级。

事实上,对绝大多数的普通家庭来说,希望孩子能够通过高考改变身份,这个概率或许已经与买张彩票中大奖相仿 。

我的朋友詹大年说,现在的大学文凭已经没有真假之别了。

所谓的“假文凭”,是一手交钱,一手给文凭;所谓的“真文凭”,是今天你给他钱,四年后他给你文凭。

可是这纸文凭有什么用呢?想当教师,你得考教师资格证;想开车,你得考驾照;想当公务员,有国考;想从事法律工作,要律考;想当个导游,得考导游证……

你说,你逼着孩子拼了一条小命考个大学,最后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懂,这不是犯傻嘛!

所以,建议父母们严肃地思考一下:我的孩子,真的必须通过考大学的方式才能获得谋生技能吗?

再比如,老板一定得公平吗?

或许有人说,老板不公平,下属就没干劲,公司就得垮。

公司会不会垮,这首先应该是老板担心的问题啊。如果老板都不担心自己公司会垮,下属那么着急干什么呢?

或许有人又会说,公司倒闭了自己会失业嘛。

失业了再找工作嘛,难不成大家生来就是老板的奴隶,离开老板就没活路?

事实上,许多公司,员工抱怨老板太抠门,给的薪水太低,报怨老板这个不行那个不对,可是抱怨归抱怨,也没见几个人离开。

这种情况,在学校也非常普遍。

今年暑假,在贵州一次教师培训会上,我放了一句狠话:“在能够双向选择的情况下,有些人整天牢骚满腹抱怨不止,却从没想到过离开,这只能说明这份薪水或许满足不了你的欲望,但一定对得起你的实力!”

如果你没有离开体制、离开单位的能力,那就感恩老板还能给你一口饭吃吧。

话又说回来,如果一个公司,这种没有能力、没有抱负,只会一边抱怨、一边苟且的员工太多,这家公司能撑多久,那还真是很能考验老板的管理水平。

结论就是,对于普通员工来说,老板公平不公平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员工有没有与老板讨价还价的能力,至少应该有尽快提升自己与老板讨价还价能力的这种意识。

别误会,我不是为老板辩护,我要说的是:很多流传已久、被大家普遍认可的观点,可能是经不起推敲的。

对于一个普通员工来说,老板公平与否真的不重要,如果有时间有精力去抱怨,不如静下心来规划一下如何提升自己的见识与工作能力。

公平,应该是一种争出来的制度,而不是强者对弱者的恩赐。

今天给你的公平,明天就可能被收回。

曾经很认真地比较过“思考”和“反思”这两个概念。

反思,肯定是思考;但思考,未必是反思。

许多人擅长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有些还很擅长总结、推广自己的经验,但他们未必具有反思能力,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反思意识。

我把这种思考称为“谋划”,就是直面现实问题,寻求解决之策。或者说,谋划是基于现实,指向未来,具有方法论层面的意义。

为了解决现实问题,有时需要向后看,探求问题产生的原因。

这个过程,就为“反思”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但只是一种可能。

我理解的“反思”,是一种价值观层面的思考和质疑。

“如何让猫吃辣椒?”这是谋划;“为什么要让猫吃辣椒呢?”这是反思。

“优秀班主任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这是谋划;“取消班主任制度又会如何?”这是反思。

“怎么做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这是谋划;“分科教学有没有弊端?”这是反思。

“如何防止学生早恋?”这是谋划;“早恋真的这么可怕吗?”这是反思。

“如何让自己成为淑女找个绅士少奋斗20年?”这是谋划;“人为什么就非得要结婚?”这是反思。

“怎样砌好这道墙?”这是谋划;“为什么非要砌这堵墙?”这是反思。

“如何做一名好员工?”这是谋划;“我就只能在这里当一名员工吗?”这是反思。

“怎么鼓励孩子考重点?”这是谋划;“孩子为什么一定要上大学呢?”这是反思。

……

曾以为,愚昧是因为见识太少、思维惰性,后来发现,许多博览群书、积极思考的人照样非常愚昧,因为他们只懂谋划,不会反思。

许多医生,会对症下药,按照流程该动刀就动刀,但从不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在治病救人,有没有其他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许多老师,把一批又一批学生送进了北大清华,但他们从不在意那些“陪太子读书”的孩子今后怎么办。

许多父母,逼得孩子离家出走、精神分裂,甚至自杀或杀人,依然不能明白自己的错误,还在委屈地说:“我这也是为孩子好啊!”

更多的人,耗尽心力、穷尽智慧,只不过是为了眼前的苟且。

正写着,有网友留言,说有位朋友因为工作压力太大,一到单位就晕倒,听见“工作”两个字就晕倒,已经住院,待身体恢复些后,希望我能提供帮助。

我说好的。其实,我最擅长、最喜欢的,还并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如何避免某些问题的出现。比如这位可怜的人,如果他能有一些反思能力,就不至于紧张到如此程度啊。

他只需要想一想:

“如果我不做这份工作,公司就会垮吗?”

地球离了谁不转,中国的领路人、设计师先后去世了好几位,太阳不照样每天升起,个体哪有这么重要。

“如果不做这份工作,自己就活不成了吗?”

现在能有几人如此依赖一份工作,许多人总是高估自己的重要性,又严重低估了自己的适应力。

不要期望用忙碌缓解焦虑、掩饰低效。俗话说,钱是挣不完的。同样的,问题也是解决不完的。

太忙太累太乱时,不妨勇敢地停一下,问问自己:

我必须这样子吗?

我能有其他的选择吗?

不知道有多少人听说过那个黑灯瞎火捡铜钱或者捡黄豆的寡妇。

类似故事很多,选一则。

清·青城子的《志异续编》:

一节母,年少矢志守节。每夜就寝,关户后,即闻撒钱于地声,明晨启户,地上并无一钱,后享上寿。疾大渐,枕畔出百钱,光明如镜,以示子妇曰:此助我守节物也!我自失所天,孑身独宿,辗转不寐。因思鲁敬姜劳则善,逸则淫一语,每于人静后,即熄灯火,以百钱散抛地上,一一俯身捡拾,一钱不得,终不就枕,及捡齐后,神倦力乏,始就寝,则晏然矣。历今六十余年,无愧于心,故为尔等言之。

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一女不嫁二夫”的社会舆论中,寡妇改嫁是难以启齿的事。可怜的寡妇们只好晚上关了灯往地上撒铜钱或豆子。与其说她们“忙于解决现实问题”,不如说她们因为“无路可走”,不得已自己想办法给自己找点麻烦、找点事干。

她们有思考、能谋划,所以想出摸黑找铜钱的办法,但她们无力反思。

这是时代的悲剧,不是寡妇们愚蠢。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哪怕是少有人走的路,那也是一条路。可是,依然有那么多的人,只会羡慕别人有“想去看看”的勇气,自己始终迈不开步。

不但自己迈不开步,许多人还千方百计让孩子丧失探索和冒险的勇气,守在自己身边,像自己一样过着憋屈的日子,只为了所谓的“安全感”。

何等弱智,何其愚蠢!

有困扰?找东哥聊天就对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