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惠安生物老师林振聪:创作孝主题歌曲 传播孝道文化

“我的心中,总有一种感动,阿母拿着锄头和簸箕,要去田园里挖甘薯;我的心中,总有一种感动,阿母推着木板车,要去山岗上载石头……”10月15日下午,在惠安螺阳镇首届“好媳妇、好妯娌”表彰大会暨重阳节主题文艺汇演上,来自惠安二中的老师林振聪,再次以一曲孝道歌曲《阿母》获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与感动。2016年,林振聪曾获得泉州第三届温陵新孝典“温陵十大孝”人物。

林振聪是一位中学生物老师,是学校师生眼中的孝子,更是母亲心里永远的孝子。自从十几年前父亲去世后,担心母亲独自在家无人照顾,林振聪特意向学校多申请了一间宿舍,让母亲住在自己身边。后来一家人搬到县城里住,但在城里住久了,母亲也会想念乡下老家,林振聪就跟妻子商量好,逢周末或节假日,都要带母亲回去住上一阵子,闲暇之余,向家里人展示自己创作中的闽南语歌曲。

“百善孝为先,他喜欢有善念的歌曲,尤其是带有闽南人优秀传统元素的孝道题材。他的母亲是一位勤劳贤淑的惠安女,在她身上可以看到闽南地区惠安女性的美德与坚强。”每每提及林振聪一家,老家的父老乡亲都赞不绝口。

上世纪80年代,林振聪出生于惠安螺阳镇锦东村一个普通教师家庭,他从小喜欢唱歌,但父亲去世得早,家里的重担落在母亲身上,在老家人的心中,玩音乐等于选择叛逆和任性,长大后很难找到好的工作。意识到这点的林振聪在高考时考取了泉州师专,毕业后成为一名中学老师,也算是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工作以后,林振聪没有放弃音乐梦想,经常抱起心爱的吉他自弹自唱,逗逗家人和母亲开心。直到2014年的一天,林振聪突然发现生病的母亲年老了许多,为母亲写一首歌成为了他那时最大的愿望。后来经过回忆母亲与父亲平日生活的点点滴滴,创作了闽南语歌曲《阿母》。让林振聪没想到的是,该歌曲推出之后,得到不少网友的留言点赞。听过的网友纷纷表示,该歌曲唱出闽南人孝老爱亲的真情实感,感动了无数在外艰苦奋斗的年轻人,表达了游子热爱故乡、思念亲人的真挚情怀。

“父亲过早的离世让我对‘子欲养而亲不待’有了更深的认识,母亲到了一定年纪还在扛石头、种地瓜、卖花生,通过打各种零工养家糊口,这让我感觉到何不以自己的爱好来回报长辈的关爱和养育之恩。”林振聪告诉记者,《阿母》的“一举成名”,让他深刻意识孝文化主题歌曲的魅力,如今他在工作之余,就是重拾儿时的音乐梦,只是这个梦想不再任性,而是实实在在地传播正能量。

在学校教书之余,林振聪还担任惠安爱心社惠安二中分社负责人,定期组织学校师生参加社会扶贫助弱公益活动。2016年,他又精心创作公益歌曲《大爱人间》,该歌曲曾荣获福建省“百佳原创文明歌曲奖”,被列为惠安县首部道德模范题材公益微电影《蜕变》片尾曲,也成为惠安县志愿服务活动对外宣传歌曲。

“《大爱人间》传颂了志愿者模范的孝老爱亲行为,也蕴藏着一种孝道文化。前段时间,《阿母》也入选了厦门卫视《传唱闽南》金曲库,并参加泉州市青年音乐人协会 ‘十佳金曲’原创歌曲评选,让我多了一次传播闽南孝老爱亲正能量的机会。”林振聪表示,接下来他打算创作名为“家祭的歌”孝道主题系列歌曲,充当教育者的角色,与志同道合的身边人,传播身边的孝道意识、孝道精神。

来源:惠安百姓网以及福建日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