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古城

秋意渐浓

天气也越来越冷了

在这个适合躲在被窝里看书的季节

我们又收获了许多优秀的获奖散文作品

冰心散文奖?

茅盾文学奖?

……

emmmmm

NO

都不是

是ta

丝路散文奖

丝路散文奖是在中国散文学会的指导下,由中国散文网、陕西省散文学会主办,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出资设立的面向全国的散文大奖,两年一届,评选双年最佳。第一届奖励了王宗仁、肖云儒、杨文丰等作家和作品。

21日,古城高朋满座,嘉宾云集,第二届丝路散文奖在西北大学现代学院举行了简单却隆重的颁奖礼,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红孩、甘肃省作协主席马步升、陕西省散文学会会长陈长吟、陕西省作协副主席朱鸿、陕西省作协副主席王海、中国作协《人民文学》副编审杨海蒂、中国散文学会副秘书长王洁、新疆文化出版社编辑部主任王族、四川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曹蓉等嘉宾以及我省散文作家、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师生400余人参加了颁奖礼。

第二届丝路散文奖从2018年3月开始征稿,到2018年5月截稿,共收到散文类著作500余部,评委会由冰心散文奖的评委、茅盾文学奖评委、著名散文家和文学教授组成,经过评委会认真阅读、讨论,最终评选出5部最佳作品和20部优秀作品。

其中,朱鸿的《长安,丝绸之路的起点》,马步升的《故乡的反方向是故乡》,杨海蒂的《我去地坛,只为能与他相遇》,高亚平的《长安物语》以及王洁《六月初五》荣获最佳作品奖,王族的《遗落西域的钥匙》,史鹏钊的《出村庄记》等20部作品荣获优秀作品奖。

朱鸿在获奖致辞中表示:

“丝路散文奖的设立既光美了文学,又鼓动了作家,做的是实实在在的事。民间文学奖,自有其尊严、风度和高贵。我的散文集《长安:丝绸之路的起点》,叙述中国至地中海沿岸各国陆上商道在公元前二世纪的开辟及在公元八世纪的衰落,叙述了世界文化的直接交流与间接交流,叙述了国际化的长安所具的繁华、宽容和伟大。窃以为这是历史与文学融合的探索,是地理与文学融合的探索,是学术与文学融合的探索。我接受了自己给自己的挑战。五年成书,苦在其中,乐在其中。”

甘肃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甘肃省作协主席马步升的获奖作品《故乡的反方向是故乡》收录有《敦煌夜行记》《鸠摩罗什的法种与舌头》等多篇关于丝路的优秀散文作品。

马步升说:

“我敬告自己,要坚守文学理念,以伟大的文学传统作为出发点,以文学的良心观察文学,身处文学的重要节点,用全心去创作。”

获奖作家杨海蒂用“丝路不绝,散文不朽!”来评价此次获奖,她说“

获奖作家杨海蒂用“丝路不绝,散文不朽!”来评价此次获奖,她说“踏上这片伟大而神奇的土地,感受十三朝古都留下的卓越气质,追溯连结亚欧大陆东西方文明的丝绸之路的起点,更能体会到‘丝路散文奖’命名者超迈的历史眼光。”

西安晚报文化部主任高亚平不久前荣获第二届汪曾祺散文奖,后又摘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此番获得第二届丝路散文奖。

高亚平感慨说:

“获得此奖,备感荣幸,非常激动,这也是对我多年散文创作的莫大的鼓励。长安这片土地滋养了我,我离开了故乡长安,进入了一个更大的长安,《长安物语》是我的个人史,也是部分长安史,幸运的是,我从未离开过长安这片热土,更珍爱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女作家王洁感言此次获奖对其是鞭策,更是鼓励。

获奖作家王族出生于甘肃,现在新疆工作,他说自己系统了解了丝绸之路上文化传播,学习丝绸之路知识,所以有了获奖作品《遗落西域的钥匙》。

四川女作家曹蓉说丝路在历史深处,悠悠千载,沿途播洒下灿烂的中华文化,留下了蔚为大观的文学名篇,现如今历史上的丝路重新出发,文学也在路上。

四川凉山青年作家吉布鹰升表示,作为少数民族基层作者,荣获此奖是一个鼓励,也会推动其散文创作,他讲忠实于所见所感,遵从于内心继续创作,因为“散文可以走遍世界,也可以坚守脚下的土地”。

文化学者,著名散文理论家肖云儒向散文作者寄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红孩曾言道‘小说是我说的艺术,散文是说我的艺术’,散文创作主体和描述客体是合一的,这也决定了散文创作的主观性,所以散文作者一定要修身修己,修行,修德,修心,修境。对于一个散文作家来说,关注源头、关注群体、关注社会的变迁,关注个别人的生存经验,从构成整个社会独特的生活状态,关注‘神’,关注内部世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