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月8日出生。

职业生涯首次战胜TOP10。

第一个闯进大满贯四强的95后。

公开赛时代第六位打进大满贯男单四强的英国人。

排名即将首进前三十的他如果进入澳网决赛,将取代穆雷登上英国一哥的位置。

他就是爆冷淘汰3号种子迪米特洛夫的英国小将凯尔•埃德蒙德。

在安迪•穆雷之后,23岁的埃德蒙德为英国网球带来了真正的希望。人们感叹:终于出现了一个英国人,名字不叫安迪•穆雷。

以6-7/7-5/6-2/6-3战胜世界排名第76位的塞皮后,埃德蒙德锁定了八强席位,迎来了与迪米特洛夫的对话。最终,他以6-4/3-6/6-3/6-4爆冷击败迪米。

此前,埃德蒙德在对阵安德森和巴希拉什维利时都遭遇了五盘大战。与塞皮的较量则是英国小伙子需要跨越的另一个障碍,这场比赛超过了三小时。爆冷击败迪米之后,他在半决赛的对手将是西里奇。

无论埃德蒙德最终能走多远,他一路闯进四强,已经给穆雷之后的英国男子网球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前世界第一因为髋伤被迫告别澳网,不过好在埃德蒙德填补了他的空位。英国女将孔塔曾两次打进大满贯半决赛,职业生涯排名一度来到世界第四。由此可见,即便穆雷因身体原因选择挂拍,赛场上仍然会有值得英国观众欢呼鼓掌的本土球员。

当埃德蒙德击败意大利人塞皮,职业生涯首进大满贯八强。虽然意义重大,但是这场胜利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直到英国二号男单挑落了澳网夺冠热门之一——迪米特洛夫。

在此之前,除了英国媒体之外,很少有人关注这位年轻的英国小伙肩负的压力。

从安迪•穆雷因髋部需要手术而退出澳网角逐之后的那刻起,世界排名仅49位的埃德蒙德就不停地被一连串问题包围,大意无非是:肩负起整个英国的期望是怎样一种感觉?

在上周日战胜塞皮后,埃德蒙德的无奈几乎快要表现出来了,他说:“无论是在新闻发布会还是赛场上,我总是被问到这样的问题。”更早些时候,如果赛后主持人再问出一个围绕安迪•穆雷之类的问题,埃德蒙德似乎就想从镜头前走开。

“事实上,我并不明白问这类问题的意义所在:你感受到来自国家的压力了吗?这是一场网球比赛。我会尽我所能。如果我赢了,那很好;如果我输了,我会感到沮丧,但是生活还得继续。这不是世界末日。我之前就说过:总之我会竭尽所能。”

当被提及在公众尚未确定谁是穆雷接班人的情况下,正好可以填补这一空位时,埃德蒙德笑着回答道:“但如果我表现得不尽如人意,那又会发生什么?我爱英国,我喜欢戴维斯杯,但我不会把打球视为国家带来的压力或者其他什么。我只想打出自己最好的球。”

“这是一场网球比赛。在一天的比赛结束退场之时,我想知道自己是否发挥出了最佳水平。如果没有,那么我自己会坦率地承认这一点。我之前也在新闻发布会上承认自己不在状态,无论如何,那就是事实。”

在前几轮的高温,甚至有些难以忍受的天气下打了将近三个小时的比赛后,埃德蒙德对此评论道:“不管从战术还是技术上说,网球本身就是一项非常艰苦的运动,不仅需要智力,还需要体力。包括网球在内,体育项目都是大同小异:你打的越多,输的也就越多,接着思考如何取得胜利。当你取胜后,就会从中获得自信。”

人们能从埃德蒙德的答复中感受到真诚。他不会为了讨好媒体或者某些业余的心理专家而改变自己的说法。

他的新教练弗雷德里克•罗森格伦来自瑞典,没过多久便能明白徒弟的想法了。“布里斯班的第一场比赛,凯尔跟沙波瓦洛夫打,第一盘由他发球,他从精神上就败下阵来了——不过他坚持继续比赛。后来在与郑泫对阵时,他一度拿到破发机会,输掉一盘再扳回一盘。这样的经历对于凯尔来说意义重大,将在他需要之时鼓舞他坚持下去。”

“我们经常讨论这些:上场打球就是为了获胜,不打球固然避免了失败。但你必须鼓起勇气。虽然不会每次都赢,但是你必须上场,为了胜利竭尽所能,要知道你的对手决不会将胜利轻易拱手相送。”

作者:George Bellshaw

来源:http://metro.co.uk/

作者:Kevin Mitchell

来源:https://www.theguardian.com/

图片授权:视觉中国

编译/整理:未带地图的旅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