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久天长》的口碑相当不错,豆瓣8.0。很多去影院的观众都看到泪目。

一部三个小时的电影真的很长了,能让观众坐得住,还打动大部分观众,绝对是一件难事。小编分析,原因在于,这部电影在时代上的踩点,可以说步步都踩在我们国人的痛点上。

《地久天长》为什么让观众集体落泪?每一步都踩在国人的痛点上

一是下岗。

《地久天长》讲的是两个普通家庭的故事,背后则是中国三十年的巨大变迁。

其中,90年代的下岗潮堪称影响了好几代人的大事件。小编老家所在的工厂,当时就闹得沸沸扬扬,一大批人离开了岗位。

对很多人来说,他们把最好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工厂,以为能吃一辈子铁饭碗,却在年富力强时失去了收入来源。可以说,下岗,是无数家庭的痛点。

《地久天长》中领导念下岗名单一段,公映版进行了重新剪辑,柏林版气氛火爆,公映版一片安静。

《地久天长》为什么让观众集体落泪?每一步都踩在国人的痛点上

二是下海。

改革开放后,很多人都下海淘金,现在那些上了年纪的商人,大多都是当时下海的。当然,有水性好的,也有水性不好的,下海弄成家境败落也不在少数。

《地久天长》中英明家日子好了,提到“看看自己的新楼盘”,就是当时的房地产热。

而茉莉辞职去美国,就是当时的出国热。

《地久天长》为什么让观众集体落泪?每一步都踩在国人的痛点上

三是失独。

两家人最大的悲剧,就是耀军和丽云成为失独家庭。

而失独是一种特殊的时代烙印。当时的计生作为基本国策,执行力度非常强,甚至在现实中有强烈的荒诞感。

柏林版本中,丽云因打掉腹中胎儿被评为计划生育先进,上台领奖段落也被删除。这一幕的冲击力是很强的。

《地久天长》为什么让观众集体落泪?每一步都踩在国人的痛点上

四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地久天长》中,1983年,因为偷偷参加黑灯舞会而坐牢的新建,听说女友去南方谋生,便说了一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是知青上山下乡时期的口号,妇孺皆知。这句话,同样是具有代表性的时代印记。

《地久天长》为什么让观众集体落泪?每一步都踩在国人的痛点上

五是《友谊地久天长》》。

年龄稍微大些的观众都知道《友谊地久天长》这首歌。它来源于苏格兰民间歌曲《Auld Lang Syne》。在片中时时响起,非常具有时代感。

而这次,王源也专门为影片演唱了《友谊地久天长》。顺便说一句,王源出演的时候16岁,一开始导演还不待见他,后来也认可了他的演技。

《地久天长》为什么让观众集体落泪?每一步都踩在国人的痛点上

看完《地久天长》,你会发现,相比友谊,更长久的是时间。

时间永远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君王。

《地久天长》为什么让观众集体落泪?每一步都踩在国人的痛点上

《地久天长》为什么让观众集体落泪?每一步都踩在国人的痛点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