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久天长》获得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最佳男演员。

《地久天长》:如时间停止般的活着

要特别的赞一下王源的这首推广歌曲,因为有电影故事的铺垫以及对自己饰演角色的深刻理解,这首歌王源唱得特别的有内涵,意味悠长且忧伤。

有人说《地久天长》是一部关于宽恕与谅解的电影。但我和导演王小帅的观点一样:这不是讲“谅解”的电影。一切表面上的相见甚欢,其实只是中国式人情社会的客套,对于劫后余生的主人公来讲,哀莫大于心死,他们也只是如时间停止一般的等着变老,相互陪伴,是他们能够渡过漫长人生继续活下去的理由,永远都不可能再回到过去的好时光。

这其实是一部讲记住的电影。

《地久天长》是一部“失孤”牵扯出来的一代人的悲剧故事。

《地久天长》:如时间停止般的活着

包头某工厂的工人刘耀军和沈英明,是一对挚友,两家的儿女沈浩和刘星又是同天出生,这让他们的关系变得更加的亲密。但因为沈浩的原因,刘星被淹死,而负责计划生育的沈妻李海燕过去因拉刘妻王丽云打胎,让她失去了生育能力。刘家的突然失孤改变了两家人的命运与关系。下岗的刘耀军与王丽云离开包头去福建开了自己的汽车配件厂,并收养了与刘星极为相似的养子,重新开始了生活。

多年之后,沈李海燕即将去世,容颜已老的他们再次相聚,隐藏的真相因为沈浩的坦荡而揭开。

《地久天长》的英文名字叫”So Long,My Son“,窃以为它与中文名字相比更加的贴近故事的主题。”太漫长了,我的儿子“!对于两位失去独生子的父母来讲,接下来的人生确实是一场漫长的生无可恋的煎熬。虽然,影片最终似乎给了一个貌似皆大欢喜的结尾,但它所掩藏的那份民族记忆的悲痛,却通过这部电影,给我们做一个全面的交待。

《地久天长》:如时间停止般的活着

这决不是一部温情脉脉的作品,这是用电影填补大家曾忘却的那些历史的记忆。

《地久天长》让我想起了张艺谋的《活着》,他们都是讲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中身不由己沉浮的过程。而《地久天长》又恰好延续了《活着》之后的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知青返城——在工厂接班当工人——经历计划生育打掉孩子失去生育能力——被下岗——失孤——离开从小成长的环境去开私人的工厂……

编剧借由一个家庭的变迁,记录了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当下这段共和国的记忆,而主人公身上承载了这几十年几乎每一个中国式的社会痛点,而他们只能用的所谓的善良与隐忍,去自行消化这些时代强加于他们身上的悲痛。

因为生活阅历,王小帅之前一直将目光集中在三线工厂家庭的历史片段,而这次在《地久天长》中,他把片段连接成了一个完整的宏大的历史脉络,并通过两个家庭的恩怨与纠葛,讲述了被时代车轮碾压的人们的呻吟。

《地久天长》:如时间停止般的活着

影片用”失孤“作为整部影片的戏眼,电影每个阶段每个人都对那场刘星溺水的往事进行了一种解释,每个人也因为这场意外而陷入了无法排解的痛苦和人性的挣扎。作为一个时代的集体伤痛,计划生育是几代人都没有办法抹掉的记忆,特别是大量存在的”失孤“家庭,以及当下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等遗留问题,这都是拥有良知的艺术创作者无可逃避的创作区域。本片的编剧王小帅和小美,在刚刚开放二胎之际就把创作的触觉伸到”失孤“这个话题,可谓敏感且有胆识。

同为丧子之痛,难免又让人想起了奥斯卡获奖影片《海边的曼彻斯特》。但是《海边的曼彻斯特》里的痛是生命中的偶然事件,而《地久天长》则是彻彻底底的人祸,这也让本片比《海边的曼彻斯特》拥有更强的悲剧性。影片中展示的是人在大时代之下的无力反抗,以及被迫服从的懦弱与互相伤害。

在失孤之前,刘耀军和王丽云在面对每次命运的不公时,如被强行堕胎,被迫下岗等,都选择了默默承受。电影里唯一的一次反抗,是刘耀军阻止众人带着妻子去做堕胎手术。但最终他也只能在墙上把手砸破,上车拉着妻子的手送她去医院——那个手术室,也正是刘星溺水之后进入的手术室。

据说,工厂开大会宣布下岗人员名单那段,与柏林放映的剧情有出入。柏林影展上的这段是愤怒的下岗工人冲上舞台打宣读名单的领导。但现在院线版,则是大家平静地听着自己的名字,失落地离开会场。

《地久天长》:如时间停止般的活着

我认为刘耀军之前的反抗无果其实已经对这场大会的戏做了注解,在强大的时代意志下,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的反抗,都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都只能无疾而终。既然这样,也就没有必要在影像里重复一次无效的反抗了。这种沉默羔羊的悲剧感其实也更见强烈。

因为痛苦的不可言说,也因为责任无法明确,所有的矛盾与苦果,也只能用人性的挣扎与冲突,和中国式的人性来解决和自行消化。

电影里的每一个人,都不是坏人,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在吞噬着时代的苦果。他们试图用善良与忏悔来消除时代强加他们身上的痛楚,甚至希望用时间来淡忘这份痛苦,但现实是,谁也没有办法忘记。

李海燕临死前也不能放下对王丽云无法生育的悔疚,沈茉莉与刘耀军的一夜欢情更多的是沈家对刘家的情感补偿,而长大以后的沈浩则决定坦白小时候失手害死刘星的真相。就像沈浩说的那样:从那天起我身上长了一棵树,它在我身上越长越大。这些人内心良心的折磨,并不亚于刘耀军一家失孤之痛。

《地久天长》:如时间停止般的活着

沈浩的那段坦白与忏悔,更像是编剧的内心独白:那些隐藏在人内心的记忆是从来不会被忘记的,终有一天会有人勇敢地将它们说出来。

175分钟的电影,将近三个小时,但在观影当中,观者没有任何的漫长感。

影片的风格朴实无华,除了非线性的不断倒叙的技巧外,其他的内容均是娓娓道来,老老实实地讲故事。甚至用了大量的远镜头,以及很多隔着窗玻璃、窗纱、窗棱的画面,来刻意的避开一些可能会煽情之处。但是编剧巧妙地不断展示各种时代背景下新的情感矛盾冲突,让观众对主人公们的每一次决择而唏嘘不已。

电影里强大的情感沉浸感,一边是因为我们与主人公有同一个大时代背景下的感同身受,一边也是本土文化引发的人性挣扎,让我们产生了共鸣,并为他们的善良与隐忍而心痛。

看完电影后,与一位朋友交流,她说这部电影的精神气质与历史的厚重感,是第六代与第五代导演特别接近的一部。

《地久天长》:如时间停止般的活着

我觉得和集体失去方向的第五代相比,第六代王小帅、贾樟柯,以及即将在4月上映新片《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导演娄烨等人,一直都没有失去对当代社会反思的勇气。那怕是经历了各种制度的约束,他们依旧能够咬紧牙关突破重围。至少是到现在,第六代们,依旧年轻与叛逆!希望他们能够继续挺住!

电影演员们表演的好,不用说太多。两位拿到柏林影展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主角的咏梅和王景春,当然好。特别是两人在失孤后魂不附体的表演,俗点说,如同教科书一般。而其他演员,如齐溪、艾丽娅也特别的好。

济南老乡杜江继《罗曼蒂克消亡史》和《你好芝华》之后再次让人惊喜。他的长相似乎并不适合演文艺片,但是奇特的是,他每次出现在文艺片中,却又如此的恰当。其表演与台词的功力,真的让人赞叹不已。

《地久天长》:如时间停止般的活着

必须要说一说超级偶像王源。王源真的是非常非常适合这个角色,一开始到处游荡的中学生,到后来打扮入时的小混混,他把一个做为替身的养子身份的纠结与叛逆,演得很有层次。我觉得TFBOYS三小只,在表演上都非常有潜质。希望将来他们都能够成为真正的好演员。

作 者 简 介

董文欣,济南百丽宫影院总经理。从事电影放映行业12年,熟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众多电影作品,有着丰富的阅片量,并且在山东体育休闲台开辟电影评论专栏“董小姐说电影”。2011年在百丽宫影院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艺术电影的放映,策划了“香港电影展”、“欧盟电影展”、“法国电影展”、“国际歌剧影展”、“国际戏剧影展”等国际影展,并推出“董小姐电影会客室”,邀请郑大圣、李睿珺、毕赣、圻玉珅等前卫电影年轻新导演作品进行放映,并举办导演交流会等,在国内电影放映行业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地久天长》:如时间停止般的活着《地久天长》:如时间停止般的活着

此文为看点胖哥电影俱乐部原创内容,特此声明

各位好友如需转载请联系小编,以方便开通白名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