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清风故事】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记青龙山镇“清风干部”付永久

详细内容请点击下方蓝字查看

“献爱心,助脱贫”奈曼社会扶贫倡议书

他是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他的骨子里透着山区人的那种坚韧、执着、勤劳和质朴;

他是一名实干家,群众致富路上领路人,敢想敢闯敢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发展壮大产业,把一个山区小村打造成甘薯专业村,让小甘薯成为了富民的大产业;

他是群众的贴心人,关心困难群众疾苦,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群众有求必应,对待群众如家人,暖心的故事一件接着一件;

他就是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互利村党支部书记付永久。

几代人的甘薯梦,在他的手中成为现实

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具体体现,诚实守信是他的立业之本。祖祖辈辈的言传身教,良好的家风深刻影响着他,使他自小就养成了诚信的品德。“答应了,就要做到,宁愿自己亏本,也不能亏了老百姓!”他就是奈曼旗青龙山镇互利村村民付永久。

高中毕业后,付永久一直从事木材收购生意,2008年木材市场价格达到了巅峰,当时他只是口头以每立方米720元的价格定下了一片树林,但没过多久市场价格突然急转直下,跌到了每立方米600元,但他仍履行了承诺,以每立方米720元价格收购了那片树林,当时赔了5万多元,但他却无怨无悔。

永久的诚实守信赢得了群众的信任,2012年6月,付永久当选为互利村党支部书记。互利村一直都有种植甘薯的传统,大多数家庭都会种植2-3亩地甘薯,除销售部分鲜薯外,其余制成粉条出售。但多年以来,该村的甘薯种植和加工始终处于小规模种植和零散加工状态。为了打破各户零散种植状态,实现规模化种植,做强做大甘薯产业,付永久磨破了嘴,跑断了腿,但在集中连片的地中仍有农户因缺乏种植经验而担心效益。为此,他与这些农户以每斤1元的价格签订了14万斤的甘薯回收合同,并全程提供技术指导。到了秋天,甘薯获得了大丰收,但市场价格却出现了大幅度下滑,由1元/斤降到了0.7元/斤。别人都劝他说:“你已经对得起那些种植户了,甘薯获得了丰收,即使按0.7元/斤计算,每亩地除了成本,纯收入也有1500元左右,也比种玉米要好很多啊,你总不能犯傻还按1元/斤收吧?”“既然我当初这么答应的,就要做到。”付永久真就“犯了傻”,妻子没有说什么,而是主动帮他从亲戚、朋友处借来钱,按照1元/斤履行了收购合同,那年他又损失了5万多元。虽然在经济上受到了损失,但他却用诚信换来了群众对他的信任。

为了把甘薯产业做强做大,付永久决定在甘薯深加工上下功夫。为此,他在2012年成立了甘薯种植合作社,购买了甘薯加工设备,并注册了孙家湾粉条商标。从前是带着村民一点点摸索着来,怕种了卖不出去,现在不一样了,有了企业的整合和拉动,可以说是技术不愁、资金不愁、销路不愁,需要做的就是放开手脚大胆干,付永久信心满满。

变化,来自土地和改革

走进奈曼旗青龙山镇互利村光照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展示墙上几行硕大的标语格外醒目——

 加快推进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变:资源变资产 、资金变股金、 农民变股东;

三化:土地集约化、种植专业化 、产销一体化;

三共:产业共融、发展共享 、互利共赢;

……

实际上,这些上墙的宣传语,早已在互利村落地生根——见证了这个以甘薯种植闻名的村子,从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到公司引领集体致富的华丽转身。

让土地活起来,增收益。沉睡多年的土地资源活了。2018年3月26日,全区第一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到奈曼旗农民手中,青龙山镇互利村孙家湾组刘占文拿到内蒙古第一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土地有了自己的“身份证”,立刻活了起来。去年,该村通过甘薯种植合作社尝试流转土地2200亩,收益十分可观。种甘薯比种其他庄稼赚钱,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村民们主动找上门来,要求种植甘薯。村两委班子经过研究,决定按照群众的意愿,发展壮大甘薯产业,把甘薯产业做成全村的富民产业。

让群众富起来,得实惠。干就要干出个样来。在付书记的带领下,成立了通辽市光照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将全村农户土地经营权量化为股权入股到公司,走“以地入股、联合经营、按股分红”的路子,通过这种方式,盘活农村土地资源要素,让“土地变股权、农民当股东、收益保底分红”,发挥土地效益,让土地“活”起来。公司章程规定每亩土地为1个股,在入股初期,公司为农户按每亩400元进行保底分红,年底产品销售完后,按约定进行二次分红。地入股到公司后,农民还可到公司务工,实现了“农民变工人”,全村仅劳务一项就可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让村子强起来,有力量。土地入股规模经营后,通过将原有的沟、渠、埂、路等边角地整理出来,新增耕地作为集体股份入股获取收益,仅土地入股经营一项今年村集体将增收20万元以上,2020年计划收入超百万元。村集体收入多了,村班子的底气也就硬了,为群众办事的舞台也就大了。

好支书,心里始终装着群众

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做,把简单的事情细化做,在精准扶贫这条道路上,付永久的“脱贫经”念得有声有色。

“去年种植8.4亩地玉米,毛收入5000元,除去投入开销纯收入不足3000元,加入合作社后,我家的8.4亩土地,由合作社经营,合作社给我们每人每年4000元,这样全家一年可得到16000元的固定收入。”李国君算了这样一笔经济账。合作社还承诺,精准扶贫户加入合作社后,有合理资金需要时,即可到村上找负责人签字,到村会计处支取每人不超过4000元的现金,有效保障了贫困户的基本生活。

通过加入合作社在增加家庭收入的同时,也能让李国君夫妻俩还上些外债,减轻生活的担子。妻子在家照顾大女儿,李国君还可以到合作社打工,或者到附近的企业务工,这使这位不善言谈的大哥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相信靠党和国家的精准扶贫好政策,在村两委和合作社的帮助下,靠自己的勤劳和干劲,日子会越过越好。

青龙山镇互利村共有精准扶户16户29口人,为实现2017年底稳定脱贫,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扶贫模式,注重发挥党支部的引领和合作社的社会扶贫职能作用,出台针对精准贫困户帮扶政策。将16户29口人的140余亩土地由合作社统一经营,通过种植甘薯、加工粉条等形式增加其附加值,以保证精准扶贫户每人每年4000元收益,如收益达不到4000元则由合作社的扶贫基金中提取补足欠缺部分,以实现互利村精准扶贫户整体“组团脱贫”。

“互利模式”,互利人心中的发展蓝图

在《奈曼旗打造绿色生产农牧业全产业链实施方案》(2018—2020年)里,甘薯产业带被列入“十个优势特色产业带”之一,在未来的几年里,互利村将着力打造甘薯产业从“薯苗繁育推广、技术培训、标准化栽培到鲜薯窖藏、红薯精深加工、甘薯系列产品研发、销售”的全产业链,并向种植、养殖、加工的绿色循环展开探索,小小的甘薯必将为互利村带来巨大回报。

互利村一年一个样。解析互利的今天,没有公司化运作,没有土地规模经营改革,就没有互利甘薯产业的今天。付永久的大胆作为,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对这方土地的热爱,对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群众的关爱,心里始终装着群众,让群众过上永久的富裕生活。

站在互利看互利,永久和他的乡亲们干劲十足,和谐的山庄,满眼都是幸福的模样。

来源:奈曼旗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子阳

审核:刘松涛

更多奈曼精彩内容↓

☛何谓奈曼(柒篇)

☛涉黑涉恶线索举报方式大全(内附厅长、局长受理电话、信箱、邮箱)

☛奈曼旗秋季最美的景色在哪里,这些地方千万不要错过(附美图)

☛奈曼丰收纪实——甜菜甜透奈曼农民心

☛奈曼旗慈善总会“链接式”社会扶贫助推巴彦塔拉嘎查走上脱贫之路

更多奈曼新鲜事,敬请关注

奈曼旗融媒体平台:

中国奈曼网:https://www.naimanwang.com

报纸版《奈曼时讯》

奈曼人民广播电台:调频FM91.6兆赫

奈曼旗电视台:不同机型频道不同,分别为:72、76、0、799、204频道

“活力奈曼”联系方式:

电话:0475-4224313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奈曼旗新闻融媒体矩阵,总有一款适合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