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接到过各种莫名其妙的推销电话,这些说到底,就是我们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了。那么到底是谁出卖了我们的信息呢?他们又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这些信息的呢?近日,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法院就审理了这么一起买卖个人信息的案件。

无锡一男子出狱后重操旧业 侵犯个人信息再受审判

被告人高某,河北人,90后,曾经有过在咨询类公司工作的经历,早在2015年,就因为职务之便买卖过公民个人信息,被判刑一年三个月。刑满释放后高某因找不到工作,又重操旧业,通过购买、交换等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后出售给他人,从中谋取非法利益。

无锡一男子出狱后重操旧业 侵犯个人信息再受审判

据高某交代,他购买了多部手机,并注册好几个微信号专门用于作案,他买卖过的公民信息包括各种类型,有护照信息,银行信息,快递信息,甚至还有宾馆监控,网吧监控等。每条信息报价不同,有的可以卖到两三千元一条。

无锡一男子出狱后重操旧业 侵犯个人信息再受审判

据高某交代,他向多名“上线”购买各类信息,在获得这些个人信息后,就开始寻找收货的下家。一般他会在各大聊天软件上发布信息,由下家们自行挑选,从中赚取差价。2018年6月至7月期间,高某卖出了22位公民的50余条银行信息,获利近千元。

无锡一男子出狱后重操旧业 侵犯个人信息再受审判

检察机关认为,高某的行为已经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应当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无锡一男子出狱后重操旧业 侵犯个人信息再受审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