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综上所述,对诸葛亮来说,藤甲优点明显,缺点也更亮眼:材料难取,制作时间长,怕火。有人感到奇怪了,既然藤甲兵这么的厉害,战场上无敌的存在,那诸葛亮北伐中原的时候,为什么没再组建一支。

文/史小二记

诸葛亮先南征,后北伐中原。

南征时,最精彩的莫过于七擒七纵孟获。在第七次擒孟获过程,出现了一支奇兵。名字叫藤甲兵!

藤甲兵顾名思义,用野生藤所做成的铠甲,以此打造出的一支军队。

别小看藤甲,由于它的强有力辅助,士兵不怕弩箭,弩箭穿不透;不怕刀砍枪刺,刀砍枪刺不入;不怕河水,遇水不沉。藤甲又轻又坚,战场上藤甲兵所向披靡,所向无敌。

仗一开打,诸葛亮率先败下阵来。连输十五阵,连失七个营寨,蜀兵望风而逃。

有人感到奇怪了,既然藤甲兵这么的厉害,战场上无敌的存在,那诸葛亮北伐中原的时候,为什么没再组建一支?

第一,藤甲兵弱点明显。纵使它弩箭刀枪不入,渡江不沉,利金利木利水,但是不利火。一旦遇到火,必然轻则损失惨重,重则全军覆没。因为藤甲乃是油浸之物,见火必着。也就是这样,诸葛亮才最终取得胜利。

第二,材料难以获取。制作藤甲的藤生长于山涧之中,盘在石壁之上。悬崖峭壁,怎么采取?另外,三万藤甲军已烧死在盘蛇谷中,乌戈国人没有留种,最擅长采取材料的人已经没了,怎么找材料?

第三,藤甲制作工艺时间长。藤甲看似轻巧,而又坚固,增强战斗力。但它的制作工艺时间长,光第一步,油浸就得要半年时间。半年后取出来晒,晒干后又浸,来来去去,往往复复十多次,才造成铠甲。等制成铠甲,花儿都等谢了。

综上所述,对诸葛亮来说,藤甲优点明显,缺点也更亮眼:材料难取,制作时间长,怕火。

北伐迫在眉睫,诸葛亮不得不北伐,打仗不吃吃饭,喝喝酒,过家家。那是真枪实干!两军交战,诸葛亮是聪明人,魏国也有聪明人,比如司马懿。

所以,这样一来打造一支藤甲便是弊大于利。更何况,战争耗费颇大,没必要花费那么大来这样做,最后还费力不讨好。

以上是根据《三国演义》这本书中罗贯中给出的信息点推算分析而得。历史文学来源于历史,而又高于历史。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诸葛亮南征七擒七纵孟获为真,《资治通鉴》记载:

七枞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

而关于藤甲的记载,并没找到。倒是有说在贵州安顺发现了藤甲兵。据说,当年诸葛亮败藤甲兵后,乌戈国残余者四处逃亡,几经迁徙,到了安顺歪寨。山林里野兽常有出没,藤甲恰恰可以防御,同时也能伏击狩猎。后来,藤甲成了他们的神物,每到正月初六,必定请藤甲入堂,香案供奉,然后跳藤甲舞。

诸葛亮当年烧藤甲七擒孟获是否为真,不得而知!

每天带来精彩历史内容,我是史小二记,欢迎您的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