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知沟理论,毕业工作2年后,说说你和朋友们身上的变化

90后,很多一部分已经自嘲老阿姨了。这个时代,我们终于踏入工作,一步步有了自己的价值。

听了朋友的建议,趁着最近离职有空,我像他说的那样以面试的目的去和不同的老板沟通。

若是朋友没有这么建议,我或许也不会豁然开朗,其实人生本不必按套路出牌,面试也不必以求职为目的。

第一家面试的公司是做娱乐和历史内容输出的,讲究写快文和爆文,不求深入。可惜的是这家并没有让我见到老板,而只是hr。

工作稍微有个1-2年的新媒体工作者,大都有了自己的一套逻辑,比如这个带着眼镜化过妆略微有些胖胖的hr。

我从她口中获得的有效信息是,范冰冰的娱乐根基很深,不好动她,政治的我们不涉及。

这之余的话就是很普通的了,比如爱好有时候和工作要做取舍。这就是我见到的hr 和我感觉到的她的眼界。

这之后的第二天,我接到了第二家面试公司的邀请,公司地点在第一码头附近,过去整整一个小时。

进入办公室填写简历的同时让你临时写一篇财务方面的文章。拿起笔,十分钟写好。毕竟在猫头鹰的最后几个月,我从一下午5篇文章里,已经学会了不罗嗦,直接写快文的能力。

第二场面试,不过带着试一试的心态,见到了主管,厦门真的很小,他认识我们的猫老大,他显然是看过我临时写的,又来问了我工作运营方面的事宜。最后本着是老乡,给了我善意的提醒,说你2年3家公司,跳槽有点频繁。

我听着,并没觉察如何,毕竟对于过往都是好聚好散,而且大家有的现在还都是朋友。

接着我的简历到了副总手里,在单独的一个办公室内,副总又问了我些类似的问题,开始在简历上填填写写,问我对公司有什么要了解的没,我大概看他们的态度,暗觉稳了,原来10分钟出的一篇文章能成为我的敲门砖。

走出公司大门被人事叫住了,原来老板还要见我,这之后的故事没有很顺利,我在会议室等着,老板因为都在忙,最后人事和我约了第二天的复试。

第二天的会议室中,老板又没有出现,等了半小时,人事后来带我看了下公司的厨房,包吃包住的节奏。

这之后有人来和我说boss来了,我跟着走入老板办公室,办公室颇为宽阔气派,老板就着昨天副总的简历上的评语开始问我问题。

在最后总结出我的优劣势,笑着说你可能比起写文章更适合做运营。就不好的点,是不稳,他没信心把我培养起来,但是肯给我机会。

最后我主动要求加了微信,现在我再看2天前面试的我,其实面对主管和副总的时候还好,到老板这一层面,毕竟是大平台的公司,每一步都是有安排的,优劣点之后,表达的是想要你,而薪资给的和我刚离职的公司差不多。

最后这家理财公司的老板说的是不要让他失望。

在走出公司门口的时候,我又被人事叫住了,她笑着问我感觉怎么样,我回答下周三吧,她说为什么要周三,至于原因我们心照不宣。

我看着这个见了两次的人事,发现我所想所求的,她脸上写的面部表情给不了我解答。

对比着人事与老板,人和人之间的思维和展现,真的差别很多。我也见过很多种面相了,可是我自己找不到语言来形容这些区别,也缺少了逻辑去精辟的总结这份不同。

离开了公司,我到楼下的湖边开始散步,开始问朋友,我到底要做什么,朋友的话倒是静僻得很“脑中空空沉淀个什么,沉淀是没有的,反思是应该的。”

也算是一阵见血的说出了我现在的问题,我顿时笑了,哈哈大笑,这感觉和六一儿童节手机被偷了后我居然哈哈笑一样。自己确实和他说的差不多,是脑中空空的状态。

可是朋友说了你早睡早起,总结过往就行了,要有自信,别动不动被洗脑。

这一份朋友所说的自我,我在之后花了2天的时间,终于找到了那份感觉。至于原因,是有个过程的。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困惑,很多的困惑,还是得靠自己去一步步摸着走出来,差别就在于,你的耗时是多少?

差不多心里觉着不去那家财务公司后,我回家开始看起了足球消息,顺便发了足球文章,是的,足球的自媒体,不可能因为离开了猫头鹰,我就不做了。

足球的世界我毕竟花了1年的时间去了解,梅西、C罗、内马尔、姆巴佩、伊布、罗伊斯、厄齐尔。。。。一大堆球星的名字一大堆教练的名字,一大堆俱乐部的名字,包括中超联赛球星,日本韩国球星。

1年的时间从根本只认识梅西的一个门外汉,到恍然回顾,居然很多球都看得懂的一个人,过去在猫头鹰的1年,我原来真的是有再逼自己的阿!

有些人可能觉得我是游魂状态,不懂球,但是你真的再回首看我掌握的,我不是游离状态的,这期间我所到手的东西够多的,当然不能跟猫老大那种过目不忘的天才比。

2017年10月16日后的日子是足球和我相识相伴的日子

2018.10.20之后的日子,我依旧要让自己的足球知识越来越丰富,毕竟这个世界的内容好多好多,当我继续深入个3年,再回首,那时候我能做的一定比现在多得多。

你要问我为什么是3年,2022可不就是卡塔尔世界了嘛,那会儿我可要发功的。

离开猫头鹰的第5天,也就是今日,是自信和安定回归的日子。

这一天我不再用厦门人才网,开始用另一个boss直聘,很多时候朋友说好的东西,没到时候,还真不会去尝试,用了一下就联系了2家的面试,其中的一家就在猫头鹰的附近,另一家也是巧得一逼,和当初写教育家族传承的公司在同一栋楼,并且两个老板还都认识。

哈,于是今天的一天也堪称好玩。

简单收拾了下,是2点多的面试,薪资有个1万块,当然门槛高得很。这是一家创业公司,拍视频的,以滴滴打车的场景,主角是的哥,每一期栏目上车的女乘客都会展开一段故事。

这样的一个团队,圈内人形容他们用了两个字“鸡贼”

他们的这个公众号一个月变现100万,也再次让我觉得自媒体做对了依旧是前景无限。

情感类的剧情写到打动人心,看似最简单的往往是最难的,而这份工作,这“鸡贼”的团队说试用期7天是没工资的,而如果能够通过底薪一万,五险一金。

显然这样开出的价位加之他们之间对盈利模式的形容,很打动自媒体人的心。至于试一试,双方其实都没有损失。

其实很多时候,人真的要有灵性的,比如看这样一个团队,这些个细节的许多东西,和这些个操作,你是顺从的去做?还是从中想,你学到了什么?

要我说,从他们的招聘模式,这个团队看起来就是猫老大最初想要的那种精英团队。而玩创意的公司团队,大都都很自由。就像电视中看的,新媒体文章里头写的,差不多就是电视剧《微微一笑很倾城》里头萧大神那种创业公司的样子。

其实能不能进入其中,我的心态很佛,能入,是好事是机遇。不能入,也总归会有一份合适我自身发展的工作在等着我。

什么样的自媒体会赚钱,什么样的公司团队气氛是健康的,我有一双眼睛,我的很多选择是正确的。

离开滴滴情感视频的公司,我开始骑着自行车去下一家。

又重新回到了自己一年半前工作过的那栋大楼,回想过去,想起《肖申克的救赎》里头末尾的片段,那个老头子终于审核通过被释放,他对审判团说的不再是我已经如何如何,而是以一个老者的心态,评价年轻时候自己的那些行为。

也因为此,他被判定为可以释放。

人的成长何尝不是如此,当你回想过去的你的思想和行为,觉得恍若两人,抽离开了,你已不再是过去的那个人了。

公司在14楼,绕了一圈找到了,老板还在路上,而招呼我喝茶的是个设计小哥,问了聊了知道是个94年的,哈哈,果然是一眼就看得出挺嫩的,包括思维和想法。

后面老板来了,因为有着猫老大的珠玉在前,我知道这个觉得让我做商务记者的人,其实格局和成就还是就那样吧。 让我觉得适合我的是工作内容是去商谈,采访他名单上的老板。

我想了想过去的生活,我的确不喜欢整天对着电脑,不如让自己多跑跑。

后面这个老板说对我今天的评价只能给60分,我心里自然觉得没啥,反正他已经决定录用我了,不过,我可能不会来的。

我说我还没决定好,他说没事日后可以来泡茶。我笑着说我这种境界的可以?他说我也应该从你们90后身上,其实会获得些东西的。

后来我便走了,其实这次的谈话里也是有2个小时的,但是在这篇文章里不需要详细说这两小时谈了啥。

我又一次静静的一个人踩着自行车回家,这个世界里我的思维和想法,比不上很多人,可是也和很多同龄人不一样了。

虽然懂的不多,但是已经有些人并不能像我这样去思考。

回到家中,我推了一些约,这之后有的问题我不会再问了。因为不知道的东西,答案只能自己去找。别太妄想轻易从别人的解惑中找到自己人生的出口,再说了,你也不见得比对方差。只是时差不同罢了,不说多成功,社会总有你的一席之地。

往后的日子,至少工作,我不会再太跟身边的朋友话迷茫了,做就是了。我的困惑,至少我同年龄的朋友和同学,给出的答案,并不会是我没想到的。

毕业工作,2年 3年5年,人生的道路,大家都有了自己的选择,而我最庆幸的是离开上一份工作第五天,终于找回了自信。

并且明天开始的十几天内,我有了自己的安排,继续面试和老板谈,继续写总结,面包总是有的。

说句题外话,当人开始思考的时候,就不太爱跟有些人打电话了,问为什么的次数也少了。慢慢可能就没了。

和以前的一些朋友,可能就不会探讨人生了,我们的答案会在自己的文字里头搜寻,会独自的喜欢看一本书,会去不断和更优秀更有逻辑的人探讨。一切都是在路上,越走越笃定,慢慢变安静。

想到以后,你有什么话说?

也就是今天,那个老板问:“你为什么工作2年了,感觉还不自信。”

我笑了笑,也反思了,好像终于会议起这几年的一些事,其实没必要摇摆不定,我可以的。

这句话也送给你们咯,人没到穷途末路何言看穿,老板在选择你,你也在选老板。

下方留言,说下你工作几年了,转折点和感触,一起进步嘛,哈哈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