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苏皖边区的抗日斗争是极为艰苦的,这不仅是因为日寇的强大,也因为在这一地区的国民党顽固派势力强大,比如担任鲁苏战区副总司令的韩德勤就是以剿共为先的顽固派代表,并多次制造了与新四军的摩擦。然而在这种情势下,仍然有不少国军将士愿意保持中立,以抗日为先,国军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第4纵队司令陈中柱就是这样一位爱国将领。

陈中柱将军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全国抗战爆发,他满怀抗日救国热忱,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组织津浦路沿线之铁路员工、学生和群众,成立战地服务团,被委任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地特种团第三总队少将团长。他曾参加过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和徐州会战,一跃成为国军名将。也正是如此,他成为了日军的心头刺,成为被悬赏头颅的对象。

1941年,苏鲁皖地区游击副总指挥李长江公开投敌,还带领鬼子伏击国军。在新四军的配合下,李长江这颗毒瘤最终被铲除了,但是泰州城却落入了日本人手中。陈中柱只能率领部队配合新四军在苏北地区打游击战。

遭遇叛徒出卖的陈中柱将军坚持游击战

1941年6月初,日伪军分几路“扫荡”,包剿鲁苏皖游击总指挥部坚持抗日的部队,主要矛头对着陈中柱指挥的第四纵队。由于敌人来势凶猛,李明扬总指挥未能及时把敌情通知陈中柱,致第四纵队遭突然袭击,边打边退,部队伤亡愈来愈多,最后被迫退到蚌蜒河一带。

日军分几路包抄扫荡,将陈中柱困在了包围圈里。面对此种情况,陈中柱也没有放弃,而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与鬼子战到最后。这场战争一开始,就是力量悬殊,败局已定,日军本以为几个小时就能结束战争,但在陈中柱的坚守之下,整整打了3天3夜。

由于援军迟迟未到,陈中柱部队终于抵挡不住日军的轮番进攻,最终全军覆灭。他自己也在这场战争中身中六弹,死无全尸,他的头颅也被日军挂在城头示众。等到报信的将陈中柱将军的尸体送到妻子王志芳面前时,她痛哭起来。

陈中柱将军一家

犹记得临走时,陈将军还给自己未出世的胎儿取名叫做“陈志”,以继承父志,现如今回来却已经是一副残缺不全的尸体。身怀六甲的王志芳一直支持丈夫的抗日决心,虽死犹荣,但他绝不能容许丈夫的头颅被日军羞辱。于是,她背着众人做了一个决定——只身取回头颅。

陈中柱将军之墓

此时,在她心中早已没有生死。来到日营前,王志芳直接亮明身份,表示自己是陈中柱的妻子,要来取回丈夫的头颅。南部襄吉听完之后,并没有把她抓起来,而是带到了一个房间。他打开一个大木匣子,陈中柱将军的头颅就被泡在水里。南部襄吉当即说:“两军交战,没有对错。但我佩服陈中柱,你可以把他的头颅带回去。”

王志芳带着丈夫,挺胸抬头走出了鬼子军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