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入主徐州以后,为何只维持了2年,整个集团彻底瓦解?


在三国演义中,曾经讲到了陶谦三让徐州的故事。大体意思是陶谦感觉自己即将命不久矣,自己的两个儿子又水平不够,陶谦把徐州刺史的位置让给了地位并不高的刘备。因此,刘备入主徐州,成为了天下诸侯之一。但是一个非常尴尬的情况出现了,刘备主政徐州不到2年时间,曾经强大的徐州集团崩溃,刘备彻底丧失了徐州,这是怎么回事呢?


刘备入主徐州以后,为何只维持了2年,整个集团彻底瓦解?


一、陶谦三让徐州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首先,我们讲一下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汉朝把天下分为13个州,徐州就是其中之一。徐州大体上的管辖区就是现在的江苏省的中部和北部地区,由于徐州比较富裕,坐镇徐州的军阀陶谦拥有将近10万军队,属于实力较强的诸侯之一。但盘踞兖州地区的曹操,为了自己集团的利益,开始大规模进攻徐州地区。依靠陶谦的实力,根本不是曹操的对手。因此,陶谦请青州的孔融帮忙,孔融又请来了刘备。刘备率领几千军队增援徐州,由于吕布进攻曹操的大本营,迫使曹操不得不撤军。但刘备被没有迅速离开,而是被陶谦留了下来。陶谦上奏建议册封刘备为豫州刺史,请注意是豫州,而不是徐州。如果陶谦真心想让刘备接班,肯定会让刘备住在徐州,因为陶谦的身体已经病入膏肓。从这一点来分析,陶谦并不想把徐州交给刘备,而是仅仅需要借助刘备的力量。


刘备入主徐州以后,为何只维持了2年,整个集团彻底瓦解?


在徐州内部,也存在集团内部矛盾。那就是丹阳集团和徐州本地集团的矛盾,陶谦属于丹阳集团的首领。陶谦并没有让刘备住在徐州,而是驻扎在小沛,很明显对刘备并不十分信任。根据当时的历史发展,陶谦很有可能想把位置留给自己的儿子,稳定丹阳集团的利益。但是在陶谦去世以后,徐州本地集团立刻选择了刘备,把刘备推上了徐州刺史的位置。随后,刘备迎娶了徐州本地豪强糜竺的妹妹,这就很能说明问题。刘备在各方面需要顾及徐州本地豪强的利益,引发了丹阳集团的不满。由于丹阳集团掌握了很多实权,对刘备不满以后,徐州的南部和北部,已经实际上脱离了刘备的控制。刘备能够管理的只有徐州的中部,力量已经大大削弱。从这个情况来看,此时的刘备还非常稚嫩,没有政治斗争经验。在后来处理荆州和益州的时候,刘备的态度已经非常圆滑了。


刘备入主徐州以后,为何只维持了2年,整个集团彻底瓦解?


二、用人不当导致了徐州的彻底崩溃

由于集团利益处理不均,导致丹阳集团的反感和独立,刘备的势力已经大大缩小。在此以后,刘备还出现了用人不当的问题。徐州本地集团发现刘备根本处理不了徐州的问题之后,准备寻找新的代理人。就在这一阶段,无家可归的吕布投靠了刘备。对于徐州本地集团来说,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徐州本地集团拉拢了吕布,而吕布就坡下驴迎娶了豪强曹家的女儿。刘备与盘踞淮南的袁术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当时,刘备带着关羽与袁术作战,留下了张飞镇守徐州。但是,张飞具有明显的性格缺陷,根本不适合镇守一方。以至于吕布夺取了徐州,刘备面临无家可归的境地。由于张飞的问题,甚至在刘备的事业崛起以后,刘备也没有让张飞镇守一方。例如至关重要的汉中地区,刘备没有选择张飞,而是选择了更加年轻的将领魏延。


刘备入主徐州以后,为何只维持了2年,整个集团彻底瓦解?


就这样,刘备对徐州的统治仅仅持续了1年多时间,看似强大的集团出现了内忧外患,最终整个集团土崩瓦解。虽然刘备曾经第二次入主徐州,但也仅仅是短时间控制,最后还是被曹操击败。徐州本地集团并非真心拥戴刘备或者吕布,眼看刘备无法满足其利益,选择了抛弃刘备。后来的吕布也是一样的下场,例如徐州豪强陈家的代表人物陈登,先后跟随了刘备和吕布,但最后选择了曹操。曹操占领徐州以后,把徐州的实际事务都交给了徐州本地豪强,从而稳定了徐州的局势。在经历徐州的教训以后,刘备再也不干操之过急的事情。刘备投靠荆州刘表的时候,部下建议刘备应该趁机入主襄阳,从而控制整个荆州。但如果此时刘备入主荆州,和当年的徐州又会是一样的结局。对于刘备来说,当年的教训惨痛,刘备需要稳扎稳打的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