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BMP-1服役后不久,苏军便发现其装备的73毫米低压滑膛炮炮口初速低、射程近、精度差,不要说对付主战坦克,即便是面对当时北约国家研发的装备小口径速射自动炮的步兵战车时,也没有任何火力优势。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从俄罗斯引进BMP-3步兵战车火力系统技术,并且将其中的30毫米自动炮分离出来,才形成了今天的86A所采用的“30毫米自动炮+HJ-73C反坦克导弹”的火力组合。

原标题:中国86A步兵战车战胜俄罗斯BMP-2 以优胜优 并无代差

从中国与苏/俄两国步兵战车的发展脉络来说,所谓的代差似乎有些道理:苏联第一代步兵战车是1965年开始装备部队的BMP-1,之后在其基础上研发了第二代步兵战车BMP-2。而我国第一代步兵战车86式是苏制BMP-1的仿制型号,其衍生和改进型号包括86A、86B以及VN6系列外贸步兵战车等。我国第二代步兵战车则是自主研发的04式及04A系列,其综合性能已经居世界前列。如果这样对应起来的话,86A与BMP-2可以说是相差一代。但是,当我们将这两型步兵战车的火力、防护以及动力一一作比较的话,恐怕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苏制BMP-1及国产86式步兵战车的火力系统都采用“73毫米低压滑膛炮+第一代有线制导反坦克导弹”的组合。在BMP-1服役后不久,苏军便发现其装备的73毫米低压滑膛炮炮口初速低、射程近、精度差,不要说对付主战坦克,即便是面对当时北约国家研发的装备小口径速射自动炮的步兵战车时,也没有任何火力优势。为了在与北约同类装备的对抗中不落下风,苏联对BMP-1的底盘稍加改进,并将其火力系统更换为“30毫米速射自动炮+第二代有线制导重型反坦克导弹”的组合,由此便诞生了BMP-2。

相比苏制BMP-1到BMP-2的火力系统升级,86式步兵战车类似的发展道路却较为曲折。其实,早在我国进行仿制的时候,就已经充分意识到了BMP-1火力系统的缺陷。但是,为了让86式尽快实现定型,使我军能够早日拥有自己的步兵战车,最终服役时依然采用与BMP-1基本相同的火力系统。不过,在定型和量产的同时,我国军工部门也很快展开了86式火力系统改进的相关工作。

当时,我国首先与美国食品机械化学公司(FMC)合作,在86式步兵战车的底盘上换装M242型25毫米“大毒蛇”链式自动炮单人炮塔,并将其命名为NFV-1步兵战车。而这款火炮正是美军现役M2/3“布莱德雷”系列步兵战车的标准武器。由于采用了美军制式自动炮,因此NFV-1步兵战车主要面向的就是外贸市场,曾经于1987年赴埃及参展并进行性能演示。不过,在种种外力的影响下,NFV-1步兵战车的研发项目很快就终止了。

在NFV-1步兵战车项目进行的同时,我国军工部门还针对国内装备市场的需求,推出了WZ505型步兵战车。该型战车是在86式步兵战车底盘的基础上,换装25毫米高平两用自动炮单人炮塔研制而成的。这款自动炮由87式25毫米双管高炮改进而来,是我国第一种批量服役的战车用小口径自动炮,填补了当时我军的装备空白,后来还安装到WZ551型6×6轮式底盘上,成为我军第一种轮式步兵战车——92式。

WZ505型步兵战车更换25毫米单人炮塔后,虽然满足了我军对于小口径战车自动炮的要求,但是却丧失了最为重要的反坦克导弹发射能力。当时这款25毫米单人炮塔布局设计非常紧凑,并没有考虑到安装反坦克导弹发射架的要求,因此WZ505型步兵战车最终也未能作为86式的改进型量产服役。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从俄罗斯引进BMP-3步兵战车火力系统技术,并且将其中的30毫米自动炮分离出来,才形成了今天的86A所采用的“30毫米自动炮+HJ-73C反坦克导弹”的火力组合。

BMP-2和86A的主要武器都是30毫米自动炮,但是两者却有很大差别:前者装备的2A42采用了导气式自动原理,并且在炮口安装了双室制退器,射击精度更高、射速更快(最大理论射速高达800发/分);而后者的技术原型是2A72,该炮为了配合整个BMP-3火力系统的布局设计,采用了身管后坐式自动原理,对射击精度有一定影响,而且无法安装炮口制退器,只能在炮口处加以外部支撑进行补偿。

2A72最大的优势在于全炮质量小,结构更为紧凑,零部件少,可以装备在一些对炮塔体积和重量有严格要求的战车上。但是,就作为战车的主要武器而言,2A72在射击精度(86A装备的自动炮还没有采用身管外部支撑设计)和射速上(其最大理论射速只有300发/分)确实要逊于2A42,这一点在“苏沃洛夫突击”赛中有一定的体现。在俄军最新型T-15重型履带步兵战车和“库尔干人”-25轮式步兵战车上,我们看到其主炮依然采用2A42,就是基于这个原因。

在反坦克导弹方面,86A装备的HJ-73C稍逊于BMP-2的9M113。这两型导弹的理论静破甲威力基本相同,都为800毫米,但是9M113射程更远、飞行速度更快,制导方式也更先进一些。不过,“苏沃洛夫突击”中并没有反坦克导弹打靶项目,因此也无法实际比较两种导弹的实战表现。

在防护能力方面,BMP-2和86A应该是相当的。BMP-2基本上继承了BMP-1的底盘布局,只是调整了一下车长的位置。在苏/俄曾经的改进计划中,有为BMP-2加强车体侧面防护、增加附加装甲的内容,但是从此次参赛的俄方车辆来看,并没有真正落实。而我国近年来对于战车附加装甲的研发和装备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果有需要,为86A步兵战车加装附加装甲并不是太难的事情。

最后,我们要谈到BMP-2和86A动力系统的比较,这一点也关乎到两型战车机动性水平的高低。86A的动力系统与86式基本相同,为6V150型四冲程水冷柴油机,额定功率215千瓦(2600转/分)。而BMP-2同样继承了BMP-1的动力系统,即UTD-20型四冲程水冷柴油机,额定功率221千瓦(2600转/分)。由于BMP-2的战斗全重要略大于86A,因此两者的单位功率基本相当。在传动装置方面,BMP-2和86A采用的也都是机械变速箱,手动换挡,液压助力二级行星转向,扭杆悬挂。总的来看,BMP-2和86A的机动性能基本相当。

通过上述火力、防护和动力等三个方面比较,86A从综合性能上来说并没有与BMP-2形成性能“代差”。正是因为有了86A步兵战车非常扎实且可靠的性能基础,再加上参赛官兵自身出色的驾驶操作技能以及放手一搏的无畏精神,才能够在如此严酷的比赛环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