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北京故宫,既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精华,而且,还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位列世界五大宫之首!

如此一处重要的世界遗产,如何防火,的确是一个大难题!

要知道,最近几年,世界上一些比较著名的博物馆或老建筑,都未能幸免于“火”,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巴黎圣母院,巴西国家博物馆等。

那么,作为我国最为著名的古代宫殿,故宫是如何防火的呢?

最近,北京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老师,讲了下面一番话,为大家揭秘了故宫的“防火秘籍”。

“今天故宫博物院建了五个中控室,里面有65面大屏幕,连接3300个高清晰摄像头。我们还加大高压消防栓的合理布局,提升防雷设施,研发新型消防装备。”单霁翔透露,消防队员要演习。而且机器人也要演习:一旦发生火情会迅速冲入火场,把明火先灭掉。

只有这样强大的消防力量,才能确保万一发生火情时可以及时扑救。单霁翔说,预防性保护更为重要,“我们进行了为时三年的环境大清理、大整治,室内10项内容,室外12项内容”。

从单霁翔老师的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北京故宫为了防火,采取了以下4大方法,从目前的效果来看,这4大方法,都十分有效。

下面,我们头条号:地方之窗与你一一探讨。一:加强消防监测

北京故宫博物馆,为了防火,建了5个中控室,里面有65面大屏幕,连接3300个高清晰摄像头,这一点,说明故宫的的确确在消防监测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要知道,北京故宫可不是小地方!

它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即:公元1406年,之后,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的陆续营建。

目前,故宫总占地面积大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多达15万平方米,其中,大多数古建筑为木质结构,所以,从消防的角度来说,监测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面对这样一个难题,连接3300个高清晰摄像头,加强消防监测,就十分有必要!二:提升消防设施

除了加强消防监测之外,提升消防设施,也十分重要!

为了提升消防设施,北京故宫加大高压消防栓的合理布局,提升防雷设施,研发新型消防装备,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中国有句老话讲得好,叫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有的时候,面对突如其来的火灾,好的工具,好的准备工作,的确十分重要!三:加强消防演习

消防安全,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难事。

就像最近热映的电影《烈火英雄》中播放的那样,每一个火灾发生场景,都令人刻骨铭心。

然而,火灾的发生,大多数都是突然的,始料未及的,如何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及时有效的扑灭和应对?

我们头条号:地方之窗认为,这既离不开消防英雄们的英勇付出,也离不开日常的消防演习。

北京故宫,在这一点就做得挺好!

除了加强消防队员的演习之外,还加强机器人的演习,使其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时应对,不至于慌手慌脚!四:加强预防保护

然而,在消防安全中,讲一千道一万,不如提前做好预防保护工作!此话怎讲?

众所周知,北京故宫有许多房间和屋舍,这些房间和屋舍中,或多或少都存放着一些字画、象牙、被褥、绢丝等文物。

而这些文物,大多数又都属于易燃物,所以,做好预防保护,清理整治,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而北京故宫,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首先将散落在各个房间的文物,比如器物座、象牙等,妥善收藏。

同时,每过一段时间,故宫还会组织大扫除,将树枝、杂物等火灾隐患排除。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头条号:地方之窗认为,这4大举措,对于确保北京故宫的消防安全,十分有效,可以说,这4大方法,构筑了北京故宫的“安全防火墙”!

亲爱的读者朋友,关于故宫的消防安全,你有何高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