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补贴新政来了,恐怕唯一敢全系产品补贴后售价不变的也只有比亚迪了!

2019年3月26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和发展改革委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仔细解读新能源乘用车方面的补贴调整政策不难得出,纯电动乘用车续航水平在250km以下的车型将不再享受补贴;动力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不得低于125Wh/kg;取消地补,过渡期后取消车辆购置补贴,转为补贴配套涉及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等。综合来看,补贴的退坡幅度确实超过了之前预想的50%。

即使如此,据官方消息称,比亚迪在补贴新政出台后,为了保证消费者的选购体验,减轻购车压力,宣布所有在售的王超系列新能源车型,包括2019款元EV360、全新一代宋 EV500、全新一代宋DM、秦Pro EV500、秦Pro DM、全新一代唐DM等,在6月25日之前的过渡期内补贴后售价全部不会改变,相比其它品牌和车型,这一声行业中的“高吼”着实有些振聋发聩。那么按照新出台的补贴政策和比亚迪的兜底补贴方式进行计算,消费者能省下多少钱呢?我们来一起算一下!

以王朝系列3款在售的主力纯电车型为例,按照去年和2019年的补贴政策分别算出了各个车型获得的补贴金额。相减后得出2019年单车补贴的减少金额,2019款元EV减少3.33万元、秦Pro EV500减少3.85万元、全新一代宋EV 500减少3.25万元。比亚迪宣布补贴后售价不变的举措,意味着自己为客户补贴以上的金额,也是消费者即将剩下的购车预算。除此之外,比亚迪在补贴消费者的同时,还率先用高产品力加码产品,如2019款元EV360相比18款产品在配置方面做了18项升级,如360°全景影响、定速巡航、防眩目内后视镜、豪华皮质座椅、自动空调和外后视镜加热等实用的功能配置。补贴+增配,为用户带来更好的选购和用车体验。

那么比亚迪的底气在哪里?原因必然绕不开其全产业链布局优势和强大的技术实力。比亚迪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拥有电池与汽车同步研发生产的汽车品牌,在研发生产流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拥有更强的把控能力,能够行之有效的减少冗余成本、采购成本。而得益于BNA架构+e平台的两大技术核心,实现了研发生产的集成化、标准化、规模化,一方面起到了技术赋能的效果,从而也有效的缩短了研发周期、提高生产销量、平抑了成本。相比其它品牌和车型而言,比亚迪可以省出更多的资金、精力和物力。说句直接的,用这些钱补贴给消费者又何妨呢?

回归到补贴政策来看,政策标准的设限其实也是对产品力的另类考核。最直观的便是对续航能力、能量密度和能耗表现的严格要求,以此为标准来设置调整系数的降档。而这三个点也恰恰是产品力的核心表现。比亚迪作为新能源行业的引领者,三电技术的领先性成为政策变革中保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无论是622配比的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还是新一代高效率高转速永磁同步电机,亦或是在高度模块集成化、轻量化方面取得的技术成果,都是比亚迪纯电产品实现长续航、低能耗用车体验的法宝,也是实现用户补贴最大化的支撑。

总的来说,随着2019年新能源补贴政策的出台,一方面会为当下的纯电汽车市场带来销量上的波动,另一方面也是标志着后补贴时代的到来更近一步。而在这种大的环境趋势下,比亚迪新能源“先声夺人”,选择了以高产品力应对、以技术优势普惠大众、以成本优势补贴用户的方式,确实客观的说明了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布局15年的实力强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