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经常提到武则天这个名字,可是,这本不是她的名字,这是她身后的人用尊号和谥号以称呼她的名字。

当年,正是在神都洛阳的则天门上,面对着文武百官,大小臣工,武则天宣布了大周天下的开始!

我们所知道的武则天,正式的名字叫武瞾,另有一种说法则称之为武珝,更有一种说法属于揣测,认为应该叫武元华。

为什么说应该叫这个名字呢?

因为,一些有心人经过考证,发现武则天的兄弟们名字的中间一个字元字。

而武则天即大周皇帝位之后,随处赐名或者更改地名,均以华字为居多,所以认为极有可能这位大周圣神皇帝早先的名字叫武元华。

14岁的武则天初入宫禁,身份仅仅是一个才人,而这期间的一个故事广为流传,大意是为唐太宗训马,用什么铁椎之类,每当听到、看到一些人传播这样的所谓典故,都不免嗤之以鼻,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怎么会这样凶狠?

即使到晚年的武则天,处理冗杂的政务,对待猥琐的政敌,也都是从容处之。

骆宾王洋洋洒洒的《讨武曌檄》骂的那样的不堪,武则天听了之后,竟然真心的开颜笑了,然后问,丞相怎么露掉了这个人才?

公元690年,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各地的百姓,大小官吏,甚至僧道,都纷纷聚集请愿,希望武则天即皇帝位。

这些,都是有史可载,笔笔有宗的。

最大的一次人群聚集是在当时的皇帝唐睿宗带领下进行的,人们手里举着表文,希望修改国号,吁请武则天即皇帝位。

于是,就在这年的九月九日,武则天在百官的簇拥下,登上则天门城楼,宣布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周,以洛阳为神都。

武则天之所以这样属意洛阳,以其为神都,主要是想与唐朝都城长安有所区别。

洛阳已经被建设的具备做为都城的条件,另外,这里更适合做为大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洛阳已经修起了一座瑰丽的建筑,万象神宫,也叫明堂,在这里,大周皇帝武瞾召见百官,控御中华锦绣江山。

第一任宰相为狄仁杰,大周皇帝对他以国老相称,而娄师德、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人也是一心辅助,大周的天下,一时风光无两。

武则天在位期间,政策上兼顾延续性,军事上一方面谨慎从事,且又稳步拓展,收复安西四镇、置北庭都护府。文化更有复兴之势,科举考试中的殿试,就是从武周一朝开始。

更有很多史学家所公认,在武周一朝,轻徭薄赋,百姓安居乐业,一直未曾撼动民本。

到公元705年武则天退位,国内户籍人数已经增长的615万户,较比此前的380万户增加235万户。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被刻意忽略,随意淡化,伟大的、气象万千的朝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