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到明朝首辅,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张居正,身为帝王师张居正生前位极人臣,死后却为何不得善终?其实纵观他的一生不难看出,他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越权违规了。

简言之,他越过皇帝的权,违反了文官集团的规矩。

越权违规的张居正

张居正不是宰相,朱元璋因为胡惟庸案废除了宰相的官职,皇帝便把宰相的事一并揽了过去。尚书六部是当时最高的行政长官。他们只需要听命于皇帝,不需要听命于内阁。内阁和六部发生意见,也该由皇帝裁决,内阁无权。内阁实际上是皇帝的秘书处,皇帝处理政务需要几个秘书帮助处理,听取意见。这些人称为内阁大学士,官阶是五品。六部尚书是二品。可见内阁大学士在朝廷上地位并不高,所以通常内阁大学士由尚书兼任。

张居正是皇帝的老师,又是内阁大学士,但公文奏章是给皇帝看的,张居正要想施展抱负,只能通过同司礼监勾结。也给自己搞一份,这就是越权了。不是宰相的位置却要做宰相甚至皇帝才考虑的事,本身就是违法的,所以当时就有很多人反对张居正。万历皇帝掌权后,自然会对张居正有所清算,何况他这个老师其实并没有身体力行的做好自己的本分。

越权违规的张居正

他的身份是大臣,理应和其他人文官一样是一个集团的,这就是文官集团,作为集团的领袖他是可以制约君权的。文官集团的力量在过去大到像霍光,伊尹可以废立皇帝,在明朝也可以像万历朝那样争国本,确定皇帝后继人是谁。可是他的改革又是对自己集团的所为,指望所有的官员能像自己一样,本身就是会遭受非议的。甚至于他自己也是一步步从底层爬上来的,也用过不少手段才能扳倒前任首辅。可想而知得不到自己集团的支持,商鞅变法最终也是因为法没有人救他。

所以能支撑他走下去的也只是自己的政治理想,必然在行事上有些独断专行了,以至于他做的那些贡献要等到几十年后才才可以得到历史公正的评价。

越权违规的张居正

《明朝那些事》中说:他是一个天才,生于纷繁复杂之乱世,身负绝学,他敢于改革,敢于创新,不惧风险,不怕威胁,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他独断专行,待人不善,生活奢侈,表里不一,是个道德并不高尚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