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对数学冬令营各省省队分布做了详细的分析:

厉害了!上海中学进入国决赛17人,全国数竞第一!阔别一年,重新登顶!

上海今年冬令营入围人数阔别一年重新稳坐TOP1,上中作为上海的竞赛王牌更是稳居高校,入围首位。

上海人民举市同欢的时刻,还是想具体了解一下战况。

比如:省队除外,省一、省二、省三都是什么情况呢?

恰逢具体获奖名单发布,今天我们就聚焦到上海来,看一看上海今年的数学竞赛赛果如何!

在此之前,我们做一个小科普:

1.数竞的人出路何在?

数竞的同学,最直接的收益是可以获得考大学的优惠。

在进入大学后,数竞的人大多活跃在数学专业及其他理工专业。绝大部份人,最终走上了CS(Computer Science)之路,或者转向金融。这意味着前途与钱景都非常美好。

此外,还有一部份同学坚持走学术之路,一直在数学这条道路上飞奔到底,最终也能收获科研的累累硕果。

2.除了进国决,省一省二有什么用?

我们直接来看下面这张表格↓↓↓

从上面图,可以看出来。国决可以有进北清复交的机会,而省一进985与211的机会多多。

第34届全国中学生数学联赛上海市获奖概况

今年上海市除了26人进省队,省一省二省三获奖情况如下:

省一获奖77人

省二获奖219人

省三获奖320人

无论奖项大小,在数竞榜上共有616名同学留下了自己的姓名。

而这个数字,相比于去年:

上海市今年总的获奖人数在今年比去年多了56人。

这意味着,上海整体竞赛水平相比去年有了稳步上升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具体各级别的获奖情况。

各级别获奖概况

1

省一获奖概况

上海今年的77名省一获奖,集中分布在6所学校。

上中、华二两所竞赛王牌占了大头,

并且上中占到了半数以上的名额。

相对于去年:

今年的省一在学校分布上显得格外集中。

今年的上中璀璨发光,名列上海第一,更是全国第一

去年省一集中在9所学校

今年仅有6所学校拿到省一。

交附、上实今年全部省一落空

而具体看比例的话:

从上图可见,今年可以定为“上海中学年”

2017年,一等奖,上中占比45%

2018年,一等奖,上中占比61%

除了上中与华二,其他学校声势都比较小。

这意味着,强校对于奖项的集中度更高。

不过牛逼的学校更牛逼的一点在于,培优能力!

从省一入省队的比例可以看出来:

从省一到省队,上中与华二都有35%左右的入队率

除去学校的集中分布,今年的省一低龄化也不再存在。

去年市北初级中学和华育两所有名的数理著长初中校,皆有省一分布。今年省一全部被高中学校包揽。这也是国家出台减负政策的影响初中生不得参加高联赛,这是新的政策规定。

2

省二分布概况

省一上中、华二占C位,到了省二,最大赢家就是复旦附中了。

省二TOP4刚好是传统四校,准四校七宝紧随其后;神仙学校上实也拿到了10个省二名额。

今年的省二里,崇明中学的表现相当黑马。6枚省二在手,仅次于四校+准四校+两所神仙学校,排名压过一众八大。

相比于省一:

省二虽然没有一所学校打下大半壁江山的情况,但是强校的垄断现象依然在。

省二人数10人以上6所学校,一共占了省二的69%,将近七成的比例都在强校麾下。强校地位难以撼动可见一斑,所以崇明今年的表现相当亮眼。

3

省三分布概况

省三相对于省二和省一,在分布上就更加Peace一点了。

TOP5学校分别是:华二、七宝、上实、复附、上外附中。

尽管依然是传统认知上的竞赛强校,但是从这几所学校的人数分布上看:

互相之间倒是并没有产生断层式人数分布。

在占比上:

省三的低门槛显然是各大高中聚集分饼的宝地。

TOP5高校占比仅在27%,不到三成,远不及省二、省一的垄断。

最后我们把获奖情况汇总来看:

今年的数学竞赛TOP4是:上中、华二、复附以及七宝,这四所学校各个级别的奖项都有获取。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

1、今年最爆炸的消息是:上中以17人进国决,成为全国第一,令人万分振奋这意味着上海的数学竞赛水平重回顶峰。

期盼后面的两轮比赛,上海队都能一路披靡,最终为中国夺取IMO金牌。

2、强校地位虽难以撼动,不过今年崇明中学成为黑马,越过八大,排名亮眼。希望有更多的黑马学校涌向。

3、竞赛奖项在今年全部收归高中,低龄化趋势在今年戛然而止。华育,市北理这类学校的理科班学生,可以在减负的浪潮中,不用再赶路,更加稳扎稳打。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