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原创,专于财经

极速直击,即刻发声

极刻常伴左右,理想不逐流年

——大河财立方《极刻》团队

大河财立方《极刻》第202期

特别版·博鳌“财”访日记

大河财立方《极刻》记者 李铮 杨霄 段伟朵 文摄影摄像朱哲 视频剪辑

如果时光穿越回十几年前,王会民、董明珠、严彬等知名企业家更希望自己是什么性质企业的负责人?答案可能让你惊异。

3月27日,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上,国家开发投资集团董事长王会生、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华彬集团董事长严彬、德勤全球主席柯睿尚、亚洲公司治理协会秘书长艾哲明以及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等现身电视分论坛《改革促进共荣,合作实现共赢》专场,展开了一场关于国企、民企、外企共促发展的对话。

穿越后希望做国企、民企还是外企?柯睿尚、董明珠、严彬这样选

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肖亚庆出席论坛致辞并参与讨论,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展以及下一步的思路做了介绍。

希望成为国企、民企还是外企负责人?

董明珠交白卷

“如果穿越时光到2002年,回到第一届博鳌亚洲论坛举办的时间。从大的背景上来说,也是中国向世界更深度融入的一个开始。”讨论刚开始,主持人陈伟鸿即向嘉宾抛了一个问题:如果你处在当时那个时代,你更希望自己是什么性质企业的负责人?

穿越后希望做国企、民企还是外企?柯睿尚、董明珠、严彬这样选

嘉宾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令现场观众颇有些意外。国企负责人王会民,希望在回到2002年时成为一家民企的负责人;外企负责人柯睿尚,也希望成为一家民企的负责人。

穿越后希望做国企、民企还是外企?柯睿尚、董明珠、严彬这样选

而董明珠,对这一问题,则交了白卷。“我没办法打这个勾”。董明珠举着手中的题板说,2002年的格力,还是一个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占到了58%,但当时的格力又不完全是一个国有企业,而是一个经历了充分竞争,一个完全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经营的企业。

穿越后希望做国企、民企还是外企?柯睿尚、董明珠、严彬这样选

董明珠认为无论哪种所有制形式都没有关系,而应该通过自身努力打造一个优秀的企业。她说,虽然当时的行业竞争很激烈,但市场化也给企业带来了活力。

40年前,严彬只身走出海外,回来之后却做了外资企业。他表示如果回到过去,还会坚持自己的选择。“中国红牛进入深圳的第一个合资伙伴是中国食品集团,之后是中浩集团。”严彬说,“如果没有这两个公司作为合资单位,当年红牛进不了中国,这是根。”

穿越后希望做国企、民企还是外企?柯睿尚、董明珠、严彬这样选

对于企业家们的选择,李稻葵进行了抽象的概括。在他眼中,董明珠是英雄主义者,话里话外的潜台词是“管你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我都能搞定”;王会民是未来主义者,认为民营企业未来有大的发展前景,所以希望可以从国企负责人换一个身份,进入到民营经济里面;而严彬则是现实主义者。

不过,李稻葵认为,企业家希望换一个身份的想法背后,实际上体现的是所有制改革还不到位的情况。如果改革到位的话,那就应该什么所有制的企业都公平竞争,也都能做得好。

穿越后希望做国企、民企还是外企?柯睿尚、董明珠、严彬这样选

在李稻葵看来,董明珠是女超人,国企民企她都能做得好,但中国只有一个董明珠,这没有代表性。他表示,下一步改革的重点还是要先把制度搞好,不能让所有制成为企业的标签。评价企业应该只有一个标签,那就是成功或是不成功。

尊重市场

不以“所有制形式”论英雄

混合所有制改革要使各类资本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如何真正发挥各自优势,以“混”促“融”、以“混”促“赢”?在场嘉宾纷纷直抒胸臆,不时碰撞出激烈的火花。

以心直口快著称的董明珠、严彬,更是频频向肖亚庆发问:“混合所有制改革,到底是愿意把控股权或者利益大的部分拿出来,还是光拿出利益小的部分来‘钓个鱼’?真的拿出来的话,肖主任会不会‘肝疼’?”

穿越后希望做国企、民企还是外企?柯睿尚、董明珠、严彬这样选

对于严彬的发问,肖亚庆立即心领神会。在他看来,这些问题背后,体现出的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担忧还有渴望。王会生表达了国有企业对于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合作的积极态度。他说,国企看重外企的国际视野和国际规范,看重民营企业的市场机制和市场活力,如果加上国企资深的优势,可以共同推动经济建设,提升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国投管理1600亿元的引导基金,目前有75%以上都投入到了民营企业。

穿越后希望做国企、民企还是外企?柯睿尚、董明珠、严彬这样选

董明珠认为,企业发展不是靠“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这些标签来背书,而是在挑战的过程中成长。她说,企业发展不能只依赖于外部的政策或者环境,如果很舒适地就能把企业做大,那不叫做企业。董明珠说,国企也有很多“公公婆婆”约束着自身发展,但是,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不惧权威、尊重市场,就不会因为是国企而做不好。

外资企业对中国的所有制形式也有自己的理解。艾哲明表示,他们进入中国已经20多年了。一开始时,大家觉得国企从投资和治理角度来看风险可能更大一些,不过现在,他们看到国企、民企都有自己的制约因素。外国投资者投资中国,非常看重文化融合、透明度高,看重企业的治理架构。

穿越后希望做国企、民企还是外企?柯睿尚、董明珠、严彬这样选

在严彬看来,国企有其自身优势,有规矩、有体系。与外企谈,要有“干货”,比如已经占领了市场才好跟他们谈,“外企不是傻子,外企算的比民企和国企都精”。严彬直言,国企有一支好的队伍,应该改善激励机制,实行多劳多得。

深化混改

什么问题最大优先解决什么问题

在电视论坛上,肖亚庆介绍了当前混改取得的进展。他说,目前中央企业公司制改革已全面完成。针对企业制度不健全问题,国资委大力推进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制度建设,有83家央企已经建立了规范的董事会。

针对市场化经营机制不完善的问题,着力在市场化、选人用人、强化中长期激励上下功夫,现在已经有46家中央企业对三千多名经理人实行了契约化管理,在控股的81家上市公司实行了股权激励。

肖亚庆表示,混合所有制是国企改革突破口,一定要扩大,一定要深化,一定要继续走下去。

对于国企在混改中选择民企或外企的过程中,应当先从什么地方着手,或者注意什么样的问题?肖亚庆表示,首先应该注意企业所处的行业,还要注意企业所从事的是哪一种服务或者提供什么产品,根据这些情况的变化来选择合作对象,也不局限于民营企业,可以是外资企业,也可以是其他的国有企业,这个由企业自主决定。

肖亚庆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非常积极的进展,未来要加大这方面的改革力度,不仅要增加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数量,更主要的是要在内涵上进一步深化,明确目的,激发企业未来发展创新的活力。

肖亚庆说,改革从来都是创新的,都是不容易的,不会一帆风顺。他说,不过我们“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最大优先解决什么问题,将改革进行到底”。

“我们今天坐在这里讨论混改,这就是一个时代的进步。”董明珠最后说道,回头看,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无数的成绩,但就是因为有了成绩,我们才看到了自己的短板。

编辑 丁新湍

责编: 刘赟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End

穿越后希望做国企、民企还是外企?柯睿尚、董明珠、严彬这样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