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南北朝人物志-(十三)李特

四川这个地方,对做皇帝的来说,风水不好。尽管蜀地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可谁要想在这里当土皇帝,却实在有些困难。

土生土长四川棒棒,却被严禁不让进入四川,最后却做了成都王!

自从秦统一天下后,每当天下大乱的时候,都有人趁乱割据蜀地,自称为王甚至是皇帝。然而无论是一代目公孙述,还是后面的刘璋、刘备、谯蜀、前蜀、后蜀,都没有一个建号为帝的政权能在这里撑过两代人。

而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李特和李雄,以及他们建立的政权——成汉,也是如此。

土生土长四川棒棒,却被严禁不让进入四川,最后却做了成都王!

李特的民族成分比较复杂,先秦时期属于巴人,居住在如今重庆附近一带,被称之为巴氐人。建安年间,李特的祖先流浪到了汉中一带,成了打家劫舍的土匪,后来被曹操收服,成为了这些巴人的头领,并被拜为将军。

又过了八十年,这些巴人已经逐渐融入当地,李家的当家人也已经变成了李特。他的日子还不错,还在晋朝地方政府里混了个公务员的编制。只不过,这一切随着氐人齐万年的叛乱和大灾荒变成泡影,李特也被迫带着数万巴人从剑阁回到四川。

在路过剑阁的时候,李特发出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

“刘禅有如此之地而面缚于人,岂非庸才邪!”

这一句话,至少反映了李特两个特点——一,他志气不小,敢于嘲讽蜀汉皇帝、西晋的公爵;二、他历史学的不好,不知道蜀汉是因为邓艾带奇兵突破防线奇袭成都才灭亡的。

土生土长四川棒棒,却被严禁不让进入四川,最后却做了成都王!

不过,尽管李特敢在剑阁嘲讽刘禅,咱们还是得说句公道话,他能在益州割据,不全是他自己的能力有多强,更多的是因为益州自己内乱才给了他可乘之机的。

西晋灭蜀汉以后,实行“蜀人治蜀”政策,这一举措获得了益州当地士族的热烈欢迎。然而,这种让本地人做本地官的做法,却被事实证明是一个极大的败笔,这也为李特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永康元年,益州刺史赵廞被征兆入朝做官,其职务由成都内史(相当于成都市长)接任。然而,这位即将成为京官的赵大人却特别不愿意走,原因也很简单——自己苦心经营益州好几年,就白白便宜一个成都内史?再者说,此时八王之乱正如火如荼,去京城就是送死!

土生土长四川棒棒,却被严禁不让进入四川,最后却做了成都王!

最关键的是,赵廞作为一个蜀人,早就有了效法刘备割据自立的意思。而他所借重的,正是李特带来的数万流民兵。

说起来,这些流民也真该感谢这位赵刺史。一开始,朝廷是有命令不允许大批流民涌入四川的,然而在流民们凑了一笔钱给来调研的御史以后,朝廷反倒批准了。而作为接待方的赵廞,也没有为难他们,反而把他们中的精壮编成军队,好吃好喝的供起来了。

赵廞不是慈善家,他养这些流民军就是为了自己有天能关起门来当土皇帝。果然,那个倒霉的内史刚带着人进了州衙,赵廞就命人把他包围并诛杀,随后自号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开始做起皇帝梦了。

但是赵廞没想明白一个问题——他把李特和他的流民兄弟当成外来户,可人家世世代代都住在益州,这次不过是重归故乡;他把李特他们当成给自己打工的,可李特他们把他这小子当成阻碍自己当家的障碍。

土生土长四川棒棒,却被严禁不让进入四川,最后却做了成都王!

当然,赵廞也不是傻子,他也知道要制衡流民们,为此他找了个借口就杀掉了李特的弟弟李庠。结果这一下子更激起了李特的反抗,他迅速控诉赵廞叛乱自立,带着手下又干掉了这个做了皇帝梦没几天的益州牧。

结果,这么干居然有意想不到的意外收获——晋朝朝廷丝毫不觉得李特他们是别有用心,反而认为他们及时拨乱反正,是忠于朝廷的好人,居然还派御史来宣慰李特他们。而好巧不巧的是,这位御史,正是当年收受李特他们贿赂的那位。

这么算起来,就是老熟人见面了。只不过,熟人见面的把酒言欢以后,双方却是各怀鬼胎。

李特这边,杀掉赵廞以后已经是颇有自立之心了;而御史老爷背后则是梁州刺史罗尚,一个和赵廞其实没啥区别,都想割据益州自立为王的家伙。

双方这样的心思,那结果自然就是再次开打。最后的结果,是罗尚势力被赶出益州,李特也被打死。

土生土长四川棒棒,却被严禁不让进入四川,最后却做了成都王!

但是李特的死却并不意味着巴氐人就这样服了软认了怂。李特死后,他的弟弟李流和儿子李雄接过了他的大旗,继续反抗晋朝。而罗尚败走以后不久,主政的成都王司马颖也被杀,益州这里就彻底变成无主之地,已经风雨飘摇的晋朝中央政府,也就默许了益州的“自治”。

于是,在刘渊自称汉王的同一年,李雄也自立为成都王,并在两年后称帝,国号大成。

说实话,对于刘渊之流,笔者没什么好感,因为他们本是在草原上混不下去内附进来的匈奴,汉人给了他们生存空间,他们却在汉人内斗的时候自立为王,甚至还血腥地屠戮汉人;而对于李特和他的部众,笔者的内心却是比较的复杂。

土生土长四川棒棒,却被严禁不让进入四川,最后却做了成都王!

巴人其实可以算作汉人,他们的祖先曾经建立过巴国,被秦灭后却被视作夷狄。此后,他们被无数次强制搬家,使得明明是故土的蜀地,却成了别人严禁他们进入的禁脔!李特的自立,更像是一个被压制了无数年的民众团体对政府的反抗而已。

而李特等人之所以能成功割据,也离不开晋朝的神助攻。正是因为晋朝自己的内斗不休,才使得他们根本无暇西顾,甚至连主政的成都王的老巢都被端了,也实在没什么办法处理,只能坐视益州最后成为一个割据王国。

就这样,在263年蜀汉灭亡以后仅仅四十年,益州再次分裂。魏晋南北朝时期,益州这块土地的离心离德可见一斑。

平心而论,李雄自立以后,对蜀地的政策还是比较好的。他在治理成汉的三十年间,蜀地的生产获得了极大的恢复,而他宽厚的性格也使得许多避难者们纷纷西逃到益州。四川也在刘璋父子后一百年,再次成为了北地人避难的乐土。

不过,在李雄去世以后不到十五年,成汉就被灭国了。灭亡它的,正是那个被尊为正统王朝的东晋,而灭国军队的率领者,是名气更大的桓温。

是的,西晋灭亡以后,我们还没来得及讲讲它的继承者——东晋。这是一个士族全盛的时代,也是一个名人辈出的时代。而这个时代的缔造者,却并不是司马炎的后人,甚至他都被怀疑不是司马家的人,其身份之谜甚至成为了中国历代皇帝中最著名的疑案之一,他就是司马睿。

那么,司马睿的身世到底是如何呢?他和他的东晋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咱们明天再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