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从最关键的首场比赛拿分,眼下征战亚青赛的U19国青“命悬一线”,再战妄想从小组实力最强劲的沙特身上“捞分”,从球迷到媒体,成耀东和他的这支U19国青早被看“衰”。

首场失利赛后成耀东亲承本场比赛国青队“进攻打得过于简单”,试问作为一支国字号将帅,自组建到正式打比赛,战术打法是一朝一夕确定的吗?明眼人都能听得出这只是输球后无奈的托词罢了,如果说队员不能很好地贯彻主教练赛前制定的攻防战术,这其实也是教练的无能表现,试问自己的队员都无法把控,如何能控制比赛?

细思比赛,起码是我们低估了对手的实力,而对手却与我们相反,即有效地限制了国青几位主力的发挥,尤其是郭田雨,尽管队员场上表现的确很“拼”,但一时打不开局面后的不善变通再次印证了这批年轻人“只会踢球,不会比赛”,队员拼劲十足却赢不了比赛,这难道不是主教练的问题吗?

“熊猫杯”上的强势夺冠,掩盖了这支国青队的真正实力,我们无需再为从热身赛到正赛两相对比带来的巨大反差而困惑,从过去到现在,逢真正进入正赛,我们各色“国字号”大多是一副“怂样”,正赛不同于热身赛,球员多了一份压力,自然难打,而重压之下赢不下比赛,从心理到身体,从自信心层面到技战术发挥,均可真实地反映出这到底是不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若否,作为将帅,主教练自然难辞其咎。

战绩不佳被“炒”,放眼国内外,早已司空见惯,在现今我们这个足球大环境下,若要成绩,在“换帅”这个问题上,更应坚决彻底。拿本届亚青赛来说,如小组未能出线,主教练的处境不言自明,即便是打完亚青赛,队伍照例解散,追责决不能只是空谈,应有实际性举措,比如对于那些统领国字号兵败的“土帅”,能否做到以后不再委以重任?即便是外教,同样要用实战成绩来严格考量,薪金与战绩挂钩,协议上必须有体现,对于那些敢冒风险,有勇气“赚大钱”且能赚到的主教练,我们理应双手欢迎,而从昔日的卡马乔到今天的里皮,我们并没有看到想要的结果,钱花了,事儿没办,说到底,只能说明我们对外教的约束力还远远不够。

打完亚青赛,球队解散,没有下文,然后只待再续下一番噩梦般的“轮回”,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这岂非原地踏步?每败一场似乎都在印证我们一直在打“无准备之仗”, 从国足到国青,不胜魔咒如何破解?眼见这种“囧境“对国足来说日趋“常态化”,若论“噩梦“如何终结,联赛、青训,那都是“慢工”,而眼前能做的仍旧只能是拿主教练“开刀”。拿本届亚青赛来说,实现赛前制定的目标,主教练有多大把握?这一原则是否明晰?古语有“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说法,足球振兴,从主教练抓起,“能者上,庸者下”,这是关键的治理源头之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