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古代的“狗官”并不是骂人的话,竟令人喜欢的职业?狗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一直都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可是,在汉语中却充斥着大量用狗骂人的话,这是为什么呢?有科学家认为狗是由早期人类从灰狼驯化而来,驯养时间在4万年前~1.5万年前,发展至今日如今是饲养率最高的宠物,其寿命约十多年。

我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了“犬”字,《礼记》注疏中记载:“小曰狗,大曰犬,卷毛悬蹄者为犬。”狗、马、牛、羊、猪、鸡并称为“六畜”,但在六畜之中,最易喂养的又数体型较小的狗和鸡。唐代皇帝还专门为狗兴建一座华丽宽敞的“狗坊”,当时“弄狗”“走狗”“斗狗”成为帝王将相茶余饭后的娱乐。

大约到了秦汉时期,狗的喂养逐渐细化、专业化,汉朝人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总结当时的狗有这些种类:“多毛曰尨,长喙曰猃,短喙曰猲,去势曰猗,高四尺曰獒,狂犬曰猘。”临沂一座西汉墓中还出土了《相狗经》竹简残片,可见狗的豢养技术已经非常发达。汉朝专门设置了“狗中”“狗监”等官职专司养狗,西汉杨得意和李延年就做过“狗监”。

古代人养狗、用狗甚至爱狗,大部分都是纯乎自然,并不矫揉造作,所以才能发展出健康的豢养文化。这也应是当今一些过分视狗如子者应当借鉴的良好态度。不知道大家对此是怎么看的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