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这里并不是说股市没有规律了,只是说股市没有简单的规律,股市本身具有可知性,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掌握住市场不变的规律,充分利用这个不变规律,在控制风险的情况下在股市中赚钱。由于市场人士大多会认为主力为了降低成本会采取打压股价进行建仓或主力建仓往往在低位的习惯性思维而采取的逆反手段,把股价推升至相对高位建仓的一种方法。

股市的涨和跌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政策多空面,行业景气面,财务基本面,资金流动进出面,价量线技术面,大小主力操纵面等等,诸如此类的因素是任何一个职业投资人在短时间内,都难以全部掌握和了解的,所以高手并不能对股市中的每一次涨跌都能判断准。而高手能控制风险,只有控制风险,安全放在第一。能做到一切都在控制之中,那是每个股市投资者的愿望。

不应持有个数太多,不管资金大小,都要集中火力为佳,控制在三个以内最为理想。

输不起的人,在心理上,永远是不安全的,一颗没有安全感的心,怎么可能会作出冷静的抉择?恐惧和贪婪会时刻伴随着,最大的敌人,就是我自己。多学多看多思考,少急少躁,钱就慢慢来了。

在熊市刚刚完结后的牛市初期的上升行情中,买方力量并不强大,加上空头继续存在卖压,市场人士误以为熊市尚未结束,在牛市的起初阶段,人心不稳是很正常的反映,主力和散户同样信心不足,盘面上的表现就是小心谨慎地冲高、艰难的盘整。但是,当行情又跌至接近底部时,市场经常出现如头肩底、双底等形态。持股信心的增强,反过来增加了洗盘的难度。离底不远,跌不深。信心不足是牛市初期的典型特征,行情总是在犹豫中发展起来的。

在市场中想要生存,性格是关键。在市场中没有绝对的理论,是百发百中,只有不断学习,只有学习才能生存。

陷入沉思交易文章:中国股市的水到底有多深?看看这篇文章就知道

庄家所谓研究报告的背后

部分研究报告的不值得信赖,还因为以下原因。

1.主观臆断代替了实地考证

如果研究员始终能够坚持客观、严谨、公正的态度,研究报告的影响力无疑有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遗憾的是,近期一种不良的风气正在一些研究报告中蔓延。过多的主观臆断和大胆猜测出现在报告中,这使得报告的公信力受到质疑。

以某券商对西飞国际的研究报告为例,“飞机制造业的龙头”、“呈现爆炸式成长态势”等极具煽动性的文字频频出现在报告中;在没有依据的情况下大胆猜测“集团所有国际转包业务资产都注入西飞国际,或者将飞机总装资产整合到西飞国际”。这些说法遭到了上市公司的有力反驳,也让一些投资者对研究报告产生戒备心理。

2.盲目乐观评级的潜规则

有个笑话说,一群证券公司行业研究员受邀去打猎,猎捕的对象是两种同样凶猛的动物,野牛和狗熊。结果所有研究员都跑去打野牛了,没一个愿意对付狗熊。组织者问他们为什么会这样选择,研究员们的解释是,他们的工作向来以推荐牛股为主,养成了跟牛打交道的职业习惯。

这个笑话讽刺的是,分析师们发表的上市公司研究报告绝大多数都是推荐和持有乐观评级现象,换句话说就是调研报告总是越来越乐观,而这一现象中外普遍存在,在股市兴旺期尤其明显。

美国有关调查机构的统计发现,在某一年牛市中华尔街分析师对6 000家公司作出的评级中,仅有1%是建议卖出或减持,而69.5%的建议为买入或增持,29.5%为持有。

《新财富》杂志对2007年以来国内42家证券研究机构的657位分析师所作的投资评级统计显示,其中82.6%的投资评级为“增持”、“买入”或“推荐”;“持有”或“同步大市”的评级占16%;“减持”、“卖出”或“回避”评级仅占1.4%。

陷入沉思交易文章:中国股市的水到底有多深?看看这篇文章就知道

3.做不到客观公正

“推荐”评级一统天下在牛市初期和发展期无可厚非,但是随着股价的短期飙升,估值水涨船高,“推荐”依然占绝对优势,任凭政策调控和市场调整风吹雨打兀自岿然不动,是何原因?根本原因还在于卖方报告难以做到真正的客观独立。作为卖方,券商研究报告的主要客户是基金公司等机构,研究报告的优劣对基金在券商的分仓量影响越来越大,关系到佣金收入,如果因为一篇负面报告而导致股价下跌,有可能失去基金大客户。

作为调研对象的上市公司,相对于研究员和证券公司同样处于强势地位,得罪不起。

这个道理就跟记者写批评报道一样,如果研究员出了减持这样的负面评级,公司很可能也会封杀他们,从此失去进入公司进行实地调研的资格。研究员绝大多数时候不愿出具负面评级报告的潜规则,即使一个股票价格已经高估到没法再给正面评级了,通常他们也不会轻易出一份提醒投资者减持的报告,这已经是业内的潜规则了。

相关调查表明,当观点与外部客户发生利益冲突时,近六成分析师表示“不撰写相关研究报告”或“与有关方面进一步协调”。而在证券公司,受制于自营部门和投行而放弃负面评级,甚至为服务于投行业务而被迫提高评级水平,也是普遍现象。

东方证券房地产行业研究员王树娟就是一例。2007年9月王树娟对外发布《地产板块2007年中报盘点报告》“看淡”房地产行业,并认为地产板块总市值已达1.4万亿元左右,PB平均达到9倍左右,PE普遍在50~60倍以上,泡沫特征明显。她的报告让当时手握大量地产股的基金经理愤怒了,他们联合起来集体封杀王树娟,最终王树娟离开了这个行业。

4.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研究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部分甚至财务低能。而不少调研员不去实地调查,闭门造车只对着财务数据想文章,或者依靠上网东抄西摘、七拼八凑。这样出来的研究报告自然大打折扣。

庄家各阶段对公告的操纵

随着近几年证券市场的逐步理性化,在公正、公开、公平信息披露制度下,市场股价会有效反映消息面的情况,利好消息有利于股价上涨,反之亦然。然而,庄股则不然,庄家与上市公司联手之后,上市公司事前有什么样的消息,庄家都了然于胸,甚至私下蓄意制造所谓的利空、利好消息,借此达到庄家不可告人的目的。

消息有市场传闻和正式公布的公告等多种形式,但不管是什么形式,只要能对股价波动产生影响,庄家就会借题发挥。例如,庄家为了能够尽快完成建仓,人为散布不利消息,进而运用含糊其辞的公告最终动摇投资者的持股信心。又如,待到股价涨幅惊人后,以前一直不予承认的利好传闻却最终兑现,但股价却是见利好出现滞涨,最终落得个暴跌。

这个时候,就要求我们分清形势、甄别真假,分析庄股所处的阶段,庄家是否已经介入其中,庄家持仓成本大概价位是多少等,将技术面与消息面结合起来分析,就能得出庄家的真正意图是什么。如,上市公司出公告辟谣:“无应披露未披露信息,年内没有整体上市安排,也尚未制定重大资产重组方案……请投资者注意风险……”这个时候如果股价处在相对低位,庄家则有可能是因为吸筹时股价上涨过快,为了在更低位吃饱而打击持股者的信心;如果处在庄股拉升阶段,有可能是庄家为了快速洗盘,为了杀出几根难看的大阴线,而使出的消息面配合惯用招数。

陷入沉思交易文章:中国股市的水到底有多深?看看这篇文章就知道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一起来模拟一个股票的走势,图4-8是鸭场公司的股票鸭场股份的走势图。如图4-8所示。

某投资公司筹集了资金之后,手中缺乏项目,找到了鸭场公司,双方一拍即合,开始了合作。由鸭场公司出一部分资金交给某投资公司来做,名曰投资,约定由某投资公司分给一定额度的“利润”。经过充分的准备后,某投资公司在A点开始建仓,悄悄地吸筹,成交量开始放大。随着吸筹量的增加,股价开始上扬,这样当然不行,筹码还没吃饱,股价就已经上去了,后面哪有利润空间?于是,在B点位置,鸭场公司公布一公告:由于洪水泛滥,我公司饲养的鸭子被水冲散到下游,公司通过有关单位进行多方调查,直接经济损失千万元,特此通知,郑重请大家“注意投资风险”。公告一出,市场一片恐慌,散户纷纷割肉,某投资公司则将筹码一一“笑纳”。A—C点这段特点是成交量大幅放大。

C点开始,股票反弹,股价开始拉升出成本区,这个时候市场上一片静悄悄,没有任何消息。D点位置,独自往上拉显然困难,此时需要散户的追涨热情,鸭场公司适时公布公告:洪水已经消退,我公司的鸭子由下游陆续游回,并且母鸭子们还带回了许多英俊潇洒的公鸭子,公司的业绩将有很大提高,特此公告。市场一片欢声雀跃,股价开始“恢复性”上涨,散户积极买入,大胆追涨,股价一路飙升。

E点位置,市场获利盘已经十分丰厚,再往上拉将会遭受沉重的抛压,此时需要洗盘。鸭场公司发布公告:因鸭子生病,鸭蛋质量下降,与甲公司的鸭蛋销售合同出现纠纷,本公司正被甲公司起诉,本公司的银行账户被法院冻结。股价当日跌停,震荡数日后,获利的散户早已经迫不及待地下马了,换进了一批重新入场的散户。市场整体成本被无形垫高。鸭场公司及时公告:本公司与甲公司已经达成庭外和解。股价重新上涨。

F点位置,某投资公司在该项目上获利已经翻倍了,需要出货了。这时,鸭场公司发布了一条喜人的公告:本公司与北京大学生物研究课题小组经过数年的联合研究,已经研制出一种新型饲料“鸭白金”,正准备投入使用。据专家预测,以“鸭白金”喂养鸭子,鸭蛋可望达到每个一公斤。消息一出,一片哗然,鸭场公司一举跃升为“高新技术企业”,前景一片广阔。散户唯恐抢不到筹码,股价再次大幅上涨,每天成交量都放出天量,换手率平均达到15%。

经过一段时间的喧哗,市场恢复冷静,当然最后鸭蛋没有产出每个一公斤,但某投资公司手中的股票已经全部卖出,赚得盆满钵满。留着芸芸散户在山冈站岗。

由此可见,公告在庄家操盘的不同阶段的含义与目的不同。

庄家建仓时心态:

1、你必须在低价位区缓慢地买入股票,而且要买得越多越好;

2、你必须保密,否则跟风者在底部吃饱后,在高位全部归还给你,把你当成提款机;

3、你必须在吃饱大量筹码后伺机而动,等待合适的指数条件,等待个股基本面利好的公开前,等待拉高资金的到位等等;

4、你在此时已不能全身而退,想抛也抛不出去,拉高出货成了唯一的出路。这时候如果泄密的话人们会在这时纷纷买入,当庄家吃饱喝足的时候才是他最薄弱的时候。

庄家常用四大建仓方法:

1、波段建仓法

这是庄家为了达到充分收集筹码而经常采用的一种建仓手法,即利用股民“高抛低吸”、“见反弹减码”和“波段操作”的心理,积极买进筹码。

陷入沉思交易文章:中国股市的水到底有多深?看看这篇文章就知道

2、推高建仓法

拉高建仓是一种利用散户惯性思维逆向操作的一种典范。由于市场人士大多会认为主力为了降低成本会采取打压股价进行建仓或主力建仓往往在低位的习惯性思维而采取的逆反手段,把股价推升至相对高位建仓的一种方法。

陷入沉思交易文章:中国股市的水到底有多深?看看这篇文章就知道

3、拉升建仓法

在对大势看好的情况下,有些实力机构由于未能在第一时间内建仓,为了不错过行情,只有不计较指数快速建仓。这时,传统的打压建仓法明显不能使用,况且有的机构本身就空仓,要打压连筹码都没有。此时,他们只有采取拉升建仓的方式,进行抢筹码,我们形象地称之为拉升建仓法。

陷入沉思交易文章:中国股市的水到底有多深?看看这篇文章就知道

4、涨停建仓法

这是庄家针对冷门个股常用的方法。它不经过底部耐心收集的过程,而是连续几天拉高,不断利用涨停板的打开与关闭,快速地完成建仓,避免散户的跟风买进。

陷入沉思交易文章:中国股市的水到底有多深?看看这篇文章就知道

股市的本质和规则

在任何行业,只要善于把握本质问题,成功的希望就会更大。股市的本质:这个市场不是能完全投资的市场,大家都是为套利投机而来的,投机成分太大。即这个市场是一个投机的市场,我们进入这个市场就要以投机为主,以投机的眼光来看待这个市场。在中国股市操作中,从理念上要树立和坚持以下规则。

1.风险第一规则

大部分投资者往往在如何赚钱方面考虑得多,对如何防止赔钱却想得很少。在一个投机的市场中,控制风险应放在第一位,避免不了投机的风险,就不可能赚到投资的钱。所以,理念和方法的正确与否应以风险控制为标准。无论赚钱与否,首先要考虑怎样不赔钱,有了风险时先回避为主,宁可踏空,不冒风险,只有首先保证不亏损,才能谈得上赚钱。在大盘和个股有风险时,要先回避,应该在机会大于风险时操作。看不懂、没有把握时不做,有把握时坚决做,想把市场上一切机会都抓住是不可能的。

我们要记住以下内容。

(1)赚钱概率大而风险概率小就是正确的;赚钱概率小而风险概率大就是错误的。

(2)赚钱概率大,风险概率也大,因人而异,因市场而异;在市场状况良好、个人功底深的情况下就是好的。

(3)对赚钱概率小,而风险概率同样小的,没操作的必要。

记住:股市上没有绝招,只有理念、方法、心理三者合一的相对技法。

2.量变与质变规则

事物的发展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股票趋势的变化就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反转的根本原因是多空之间量变的转化达到了极点,之所以趋势形成后能维持一定的时间,是由于多空力量的一个释放过程。

(1)在多方力量积累(空方力量消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质变转折点,及时介入。

(2)在多方力量释放(空方力量积累)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多方力量的疲软,逢高减仓。

(3)在出现多转空时要及时空仓回避风险。

(4)在空方力量释放过程中,只要空方力量没有彻底释放出来,尽量不参与。

注意:从量变到质变也就是从渐变到突变的过程。

陷入沉思交易文章:中国股市的水到底有多深?看看这篇文章就知道

3.整体与局部规则

(1)大盘与个股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2)个股或大盘运行在股价循环中的哪个过程,循环是整体,每个过程是局部。

大盘或个股都要经过做底、上升、做头、下跌这几个过程,每个过程又可分初、中、末三个阶段。我们做股票不能只看几根K线或分时图进行操作,要首先分清个股运行在哪个过程和哪个阶段,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知道个股能否操作,是适合中线操作还是适合短线操作。否则盲目杀进/杀出,片面理解个股的运行,就很可能上当受骗。

4.内因与外因原则和必然与偶然原则

股票的运行由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因素推进,内因是股市变化的根本因素,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如:经济发展、企业业绩、多空力量的积累和转变等。

外因如:政策变化、国内外突发事件、企业突发事件等。

记住:不能用偶然的一次成功来作为必然的方法使用。

5.股市没有简单规律的规则

股市之所以赢者少、输者多,就是因为股市没有简单规律可循。

我们要记住以下内容。

(1)没有简单的绝招规则。必须建立一套综合辩证的动态交易系统。

(2)经验的成功规则。成功的经验具有时间性、条件性、环境性和参考性特征。

① 时间性:经验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形成的成功经验,改变时间则有可能变成不成功的经验。

② 条件性:经验是在特定条件和环境下形成的,如果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原有经验则要随之改变。

③ 参考性:股市中的理论是根据股市不变因素制定的,而经验则不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时间的长效性,因此,经验只有参考性。

所以,在应用经验时要认真分析条件和环境,因势、因时、因条件、因环境而灵活应用。要用综合辩证的、动态的、发展的思维看待股市、看待经验。

记住:股市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

6.赢钱方法必有使用障碍规则

如果赚钱的方法在使用中不存在障碍,则大多数人都成功了。股市是人群聚集的地方,是金钱竞局的场所,技术角逐和金钱争夺必有障碍。障碍分为:自然障碍和人为障碍。自然障碍是市场自身规律造成的。人为障碍主要是市场主力设计的。但是这里并不是说股市没有规律了,只是说股市没有简单的规律,股市本身具有可知性,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掌握住市场不变的规律,充分利用这个不变规律,在控制风险的情况下在股市中赚钱。

7.规律被利用的规则

股市上的规律经常被利用,特别是一些经典的理论,用来欺骗投资者。但股市上有些规律是无法利用的,要学会利用这些不变的规律,特别是中长期规律。牛市中养成的持股思维,到了熊市还坚持持股思维就错了;在熊市末即牛市初期,知道了不能持股又错了,所以主力就是利用大家的这种思维转变慢的规律,使投资者在熊市末期把筹码交出来,到牛市末期又持股,从而赚投资者的钱。

8.概率规则

要赚钱必须讲概率,必须做到小冒风险、少冒风险、不冒风险、少赔钱、赔小钱、不赔钱、多赚钱、赚稳钱、赚大钱。故,宁可少做,也不冒风险,宁可多次小利失去,只要能赚一次大钱即可。

陷入沉思交易文章:中国股市的水到底有多深?看看这篇文章就知道

若要提高成功的概率,可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把小问题、枝节问题当做主要问题、原则问题。在高位出利好不要当利好,在低位出利空不要当利空。

(2)不能把个别现象当成普遍现象,不要把过去做某只股票的经验拿到其他个股上使用。

(3)概率低、没把握的,只看不做。不符合理念和交易系统的不做,只赚理性的、有道理的,不赌博、不碰运气。遵守纪律,头脑保持冷静。

如果不能树立适合自己的理念和建立一套成功概率较高的交易系统,养不成一种从成功概率考虑问题的习惯,在股市中很难生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