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使之花”到“魔鬼之花”的恶变之路

​罂粟原产于地中海东部山区,阿拉伯人引入波斯,后传到中国。

有学者考证,魏晋时期,罂粟种子随同西域商人传到中国。

最初,美丽的罂粟花只是用来观赏的植物。

北宋僧人惠洪撰写的《冷斋夜话》,引述南北朝时期齐梁年间著名医学家、道士陶弘景的《仙方注》,其中有一段:

“断肠草不可知,其花美好,名芙蓉花。”

所谓的“断肠草”、“芙蓉花”就是罂粟。

从“天使之花”到“魔鬼之花”的恶变之路

​唐代中药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一书中记载:

“罂粟花有四叶,红白色,上有浅红晕子,其囊形如箭头,中有细米。”

唐文宗时期出版的《种树书》记载了罂粟栽培的季节:“罂粟,九月九日及中秋夜种之,花必大,子必满。”

《旧唐书》记载:“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拂霖国(东罗马帝国)遣使献底也伽。”

“底也伽”即含有鸦片成分的药品,为唐高宗治疗头痛病,被当成贡品传入大唐的皇宫。说明那个时候,“底也伽”还是非常珍稀的药品。

而罂粟在民间,依旧是一种欣赏的花卉。

从“天使之花”到“魔鬼之花”的恶变之路

​“行过险栈出褒斜,

历尽平川似到家。

万里愁容今日散,

马前初见米囊花。”

诗中提及的“米囊花”就是罂粟花。

此后一直到明朝末年,罂粟一直是被当做珍稀花卉,种植在园林、庭院之中。

从“天使之花”到“魔鬼之花”的恶变之路

​明代文学家王世懋编写的《花疏》记载:“芍药之后,罂粟花最繁荣,加意灌植,妍好千态。”

《徐霞客游记》中记载:“罂粟花殷红,千叶簇,朵甚巨而密,丰艳不减丹药。”

罂粟做为中药广泛使用始于宋代,用来治疗痢疾、咳嗽、腹痛等疾病。

《本草衍义》中就有记载罂粟的药性价值:“罂粟米性寒,多食利二便,动膀胱气,服食人研此水煮,加密作汤饮,甚宜。”

从“天使之花”到“魔鬼之花”的恶变之路

​苏东坡也曾有一句诗,说到:“道人劝饮鸡苏水,童子能煎罂粟汤。”

可见在北宋时期,人们早已认识了罂粟的药用价值,并广泛用于治疗疾病。

“妍好千态”、“食利二便”的天使之花——罂粟,是如何摇身一变,成为令人可憎的魔鬼之花呢?

元朝时期,中医已经认识到,服食过量的罂粟有成瘾、中毒等副作用,曾建议患者谨慎食用。

元朝著名医学家朱震亨曾警告患者:“今人虚劳咳嗽,多用粟壳止勤;湿热泄沥者,用之止涩。其止病之功虽急,杀人如剑,宜深戒之。”

从“天使之花”到“魔鬼之花”的恶变之路

​蒙古大军征服印度,掠夺了大量的战利品,其中就包括以罂粟熬制的成品鸦片。

明朝时期,国人掌握了鸦片的制作方法,但只是用于治病,并没有推广普及。

明朝成化年间,暹罗(泰国)向明廷进贡鸦片三百斤,这是进口数量最多的一次,当时价格非常昂贵,堪比黄金。

随着进口数量的逐步增加,罂粟花美好的形象也就被彻底颠覆。

清朝末年,做为鸦片的原材料——罂粟彻底堕落成了损害人类健康,危及人类生命的毒品。

从“天使之花”到“魔鬼之花”的恶变之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