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名家的经典名帖欣赏——文征明《行书律诗真迹》

文征明享年90岁,是“吴门四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 他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诗、文、画无一不精。 人称是“四绝”的全才。 他虽学继沈周,但仍具有自己的风格。

  他一专多能,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 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 文征明学字是从苏(轼)字入手的。 后来文征明从李应祯学书,李应祯书宗欧阳询,平正婉和,清润端方,虽非书法大师,却是一位书法教育家。 他是祝枝山的岳父,又是文征明的启蒙老师。 他除了把学书心得悉数传授给文征明外,还鼓励他突破传统,自创新格。 在文征明22岁时,李应祯看了他的苏体字,对文征明说:“破却工夫何至随人脚?就令学成王羲之,只是他人书耳!”这些话影响了文征明一生。 文征明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长行书和小楷, 王世贞在《艺苑言》上评论说:“ 待诏(文征明)以小楷名海内,其所沾沾者隶耳, 独篆不轻为人下,然亦自入 能品。 所书《千文》四体,楷法绝精工,有《黄庭》、《遗教》笔意,行体苍润,可称玉版《圣教》,隶亦妙得《受禅》三昧,篆书斤斤阳冰门风,而楷有小法,可宝也。 文征明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 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 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 也许仕途坎坷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而大器晚成却使他的风格日趋稳健。

他的传世书作有《醉翁事记》、《滕王阁序》、《赤壁赋》、《渔父辞》、《离骚》、《北山移文》等。 文壁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慕名相聘,托病不赴。正德末年以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旋即便致仕归乡。四方人士求诗文书画者,络绎道路。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卒,年九十岁。有《甫田集》。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明宪宗成化六年十一月六日(1470年11月28日),文徵明生于一个武官家庭。

成化八年壬辰(1472年),父林举进士,担任温州永嘉县令。携家赴任。母祁氏寻携文徵明兄弟返里。 成化十二年丙申(1476年),生而外椎,时方能立。五月廿七日,母祁氏卒。就抚于里中外祖母家。 成化十三年丁酉(1477年),语犹不甚了了。或疑其不慧,父林独器之,以为当晚成。 成化十六年庚子(1480年),十一岁,始能言语,就外塾。 成化十八年壬寅(1482年),十三岁,父林起复知博平县。徵明随侍。 成化二十一年乙巳(1485年),十六岁,父林以考绩还朝,徵明随侍。寻补南京太仆寺丞,谒告还里。返吴后,徵明与唐寅、都穆订交;从穆学诗。寅亦时来徵明家,向文林请益。 成化二十三年丁未(1487年),随父在滁,读书务稽古人之德,能自得师。为太仆寺少卿,文徵明以僚友弟子,给事左右。 明孝宗弘治元年戊申(1488年),自滁还里,为邑诸生。岁试时,宗师批其字不佳,置三等。由是精研书法,刻意临学。与蔡羽、吴爟订交。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