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来没几斤几两,却到处兜售自己所谓的绝学,自封大师名号,极尽吹牛拍马之能事,自甘下贱,获人赏赐,最后为人不齿,成了一个上蹿下跳的“小丑”。从大家发表的评论来看,情感上多偏向处于弱势的民间奇人,所以总是会感叹:小丑在殿堂,大师在流浪。

网络上流行一句话:“小丑在殿堂,大师在流浪”,这句话表达了网友的两层含义和情绪:

一是对那些靠怪力乱神来哗众取宠的人居然被冠以“大师”的名号表示愤慨。特别是在书画方面,网上一视频里,一位老者用头发胡子蘸墨在纸上胡乱画点痕迹,就算是“艺术作品”,使大家难以理解。还有一个,就是啥也不看,背着纸,随意乱涂一番,作出来字不字画不画的,也算作“艺术作品”。类似种种,貌似不少。而这样的“作品”竟然动辄数千元才能得到。

“大师”泛滥,正是真大师缺乏之时

二是对底层有才华或有奇技的民间高手未能得到应有的推崇鸣不平。自从有了网络,人们才惊呼,原来自己的眼界是那么的狭小。就说书画方面,一些接头书画匠作出的作品,让人感到极度舒适。另外还有手工艺的匠人,凭着一双手,把一些简单的材料做出精巧的作品,让人拍案叫绝。而这些民间匠人都处于社会底层,靠着手艺艰辛地生活着。

“大师”泛滥,正是真大师缺乏之时

相比之下,人们更为怜惜后者。也许是大家欣赏水平和评价标准不高,也许是人们出于恻隐之心容易爆棚。从大家发表的评论来看,情感上多偏向处于弱势的民间奇人,所以总是会感叹:小丑在殿堂,大师在流浪。

恻隐之心,人性使然。对那些没什么可圈可点之处却以怪异方式博人彩头的所谓大师,称之为“小丑”,笔者毫无异议。民间奇人身份低微却身怀绝技,我觉得称之为“高手”,倒是贴切,但称之为“大师”,我觉得又有些溢美之嫌。

真正意义上的大师,是那些在某领专业域有非常精深造诣的专家或者学者,其功夫能臻化境,无人能敌或是少有人超越,本是个相对概念(相对所涉及的领域及所处的时代水平)。比方说国学大师,我们熟悉的近代就很多,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是培养大师的大师,其中江苏的语言大师赵元任,除语言学方面无人能及外,他还是物理学家、数学家、音乐家,走到哪里都是大师,在康乃尔大学、哈佛大学、清华大学、耶鲁大学、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大学等世界级名校任教,桃李满天下,简直牛的不行。他的学生吕叔湘、王力、朱德熙都是响当当的大师级人物。实际上这些大师在世之时,反而没几个被称为大师的,大多被称为“先生”。

“大师”泛滥,正是真大师缺乏之时

现在社会上风行的“大师”,无外乎就是传播工具,怀蝇营狗苟之念,行谄媚贴金之术。本来就是一俗人,为了让人觉得自己有文化、有品位,却去附庸风雅,请个“大师”给自己包装一下,最后落得个画虎不成反类犬,招人笑话。本来没几斤几两,却到处兜售自己所谓的绝学,自封大师名号,极尽吹牛拍马之能事,自甘下贱,获人赏赐,最后为人不齿,成了一个上蹿下跳的“小丑”。

真正的大师往往德才兼备,不卑不亢。专业上厚积薄发,为人上谦卑恭谨。虽然学富五车,却常说学无止境;虽然名震业界,却只说略有小成。我们看看真正大师们,他们不为利益站台呐喊,不会轻易为谁擂鼓助威,极具中国传统的清高风骨。

“大师”泛滥时代,正式“大师”缺乏时代。因为大师很少,或者大师“潜水”,所以假冒伪劣的就多。正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为什么当今时代缺乏大师?笔者以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我们对真正的大师推崇过少,大师到底是什么样,有什么样的基本标准,大家知之甚少。另一方面是“大师”名号用的太滥,到处是“大师”。

如果要追究根底,还是在于我们大众处于一个浮躁的社会,不读书,不学习,一味地爱走捷径追名逐利几乎成了全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全部,很多人因此走火入魔,归于庸俗,求名不得名,求利不得利。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偏重于利益,宁愿投机取巧,博取名利,也不愿意读书修身。物质极度的富有,心灵极度的空虚,形成巨大反差,偶见奇巧,便五体投地,便以为是“大师”,奉为神人。

“大师”泛滥,正是真大师缺乏之时

所以,只有沉下心来,多读书,广涉猎,勤研习,扩大自己的眼界,才能辨真伪,评高下,测深浅。连通身都是钱的马云,都强调读书学习的重要,我们一般的凡人还有什么理由不读书呢?正如“流浪大师”沈巍(他一再强调自己不是大师,确实自知斤两,证明他确实见识宽广,不是一般的坐井观天之辈)说:不是我读书多,是你们读书太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