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逐渐变凉,不少人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感冒找上。

大部分人感冒了,都会自己选择自购感冒药来服用。

但是对于有胃溃疡的人来说,随便服用感冒药,感冒虽然会好了,但反而会又惹起胃痛。严重时如果去做个胃镜检查,还可能会见到胃黏膜表面有大片出血斑和密集的出血点。这想想就很吓人,但绝对不是开你玩笑。

那到底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感冒药为啥会引起胃痛

众所周知,很多感冒药都具有解热、镇痛等作用,因此又叫解热镇痛药,比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西药。这些药物通过抑制体内环氧酶的生物合成,发挥退热、缓解头痛和肌肉酸痛等感冒症状的作用。但是,这些感冒药的功效却会给胃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人体内环氧酶主要存在于胃和肾等组织中,作用是调节胃黏膜血流、胃黏液分泌等,具有保护胃黏膜等作用。而人在服用感冒药后,由于药物的影响,体内环氧酶的合成受到抑制,从而会影响胃黏膜的血流,造成局部缺血和上皮下出血。患者因此就会出现胃痛、恶心、呕吐,甚至呕血、解黑便等症状。

感冒药使用得当是关键

毕竟,西药治感冒起效快、方便,虽然含有解热镇痛功效的西药,对胃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响,但也不代表其绝对不能使用。

说到底,用药的关键还是得使用得当。

为此,建议平时有胃痛甚至胃溃疡的病人,治感冒服用西药应慎重,以防加重胃痛、诱发溃疡。而老人和儿童也要尽量少用。中青年人必要时可短期使用,如能同时服用一些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或会大大提高服药的安全性。此外,还要注意最好不要空腹服用这些药物,特别是服药期间一定要戒酒,避免解热镇痛药和乙醇在损伤胃黏膜方面会起协同作用,加重胃的不良反应。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