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一流”高校名单刚刚公布1周年之际,教育部又传来一个重磅消息。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透露,今年(2018年)双一流将会适时启动中期评估,对过去一年内双一流建设不明显的高校将会亮黄牌。这一消息传出以后,各位网友纷纷表示不理解。虽然双一流高校名单在公布的时候就说过了会进行动态调整,但谁也没想到在短短1年后就要开始中期评估,1年时间对于高校的建设来说是非常短暂的,双一流这样的大工程能在一年内有什么成效吗?这种做法是否有些太过于急功近利呢?

与985、211工程高校建设不同,双一流在公布初期就提出了名单动态调整的政策。当时很多人都认为2020年才会迎来中期评估,到时候才会公布最终的入选名单,也就相当于重点高校的再一次选拔。但从目前来看,似乎这一时间点大大提前了。去年刚刚入选的云南大学、郑州大学、新疆大学能否顺利通过中期评估是最大的看点,湖南大学重归双一流A类也是有很大可能的。

中期评估提前很可能是教育部对各大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不满意而采取的推进措施,但双一流毕竟才刚刚公布一年,而且今年还有两个月的时间。评估周期太短会导致入选高校疲于应付,对于高校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尤其是对于刚刚入选世界一流学科的大学,中期评估会让高校建设中心转移,这与双一流建设目标也是相悖的。

​上次评估降入双一流B类的3所大学中,湖南大学最有可能回归到A类。而中国海洋大学可能最危险,因为7所正厅级大学中,中国海洋大学实力要稍弱一些。郑云新三所高校应该会顺利通过评估,但其余重点大学中是否还会有降级的现象还不好说。

对于今年进行“双一流”中期评估这件事,你怎么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