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这个职业,是高尚的职业,也是辛苦的职业,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教导,他们“传道授业”,如丝丝春雨,默默滋润着渴求知识的心田。今天,小编着重为大家介绍一下为教育献身的王雨老师,并向他致敬。

王雨,男,1968年9出生,安徽太湖人,生前系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院长,曾担任江西省高等院校材料联盟主席、中国特种陶瓷学会理事、香港物理学会理事、美国材料学会会员、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98年至2001年,先后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材料系和马里兰大学材料与核能系担任博士后研究员;2001年4月起在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工作,历任研究员、助理教授等。

个人事迹

1968年9月,王雨出生在安徽太湖的一个小山村,16岁便考上了清华大学材料系,实现了到山的那头去看看的愿想。他的前半生治学于中美,在清华大学学习及工作期间,相继取得了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后王雨教授赴美学习,师从世界著名学府的多位杰出科学家,这也为他日后的材料科学研究打下了深厚的学术功底。

学有专攻、卓有建树的学者

2012年9月王雨在香港理工大学获聘终身教职。投身科研事业近三十年的他,一生勤勉刻苦,成就超卓,先后在《自然通讯》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还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重要奖誉。

诲人不倦、遍栽桃李的师者

作为一名从教二十余载的师者,王雨对教书育人的热爱之情未尝稍稍减却。他坚持教书授业,更注重传道育人。他的教诲宛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他的渊博学识启发着每一位学子,他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每一位青年教师。

志存高远、坚定执着的行者

“也许,我们都应该讲一点情怀”这是王雨常说的一句话。举家扎根洪城、投身材料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建设,他实际行动的点点滴滴诠释着情怀就是对国家高等教育走向强盛的坚定信念,与以之为己任的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为了这份信念、责任与事业,王雨心甘情愿地为学校、为师生而付出,奔波劳累、废寝忘食似乎已经成为他的常态。他走得执着,走得辛苦,但留下的足迹却充满令人景仰的光芒!

2018年9月9日,王雨教授不幸因突发心脏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年仅50岁。带着对江西的无限留恋,带着对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的无限眷恋,带着对学生的无限惦念……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他是学有专攻、卓有建树的学者;他是诲人不倦、遍栽桃李的师者;他是博爱仁义、谦和宽厚的仁者;他是志存高远、坚定执着的行者。王雨老师默默地奉献着自己,这种精神也是最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所需要学习的,愿我们能以王雨老师为目标,牢记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努力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潜心科研,为学校为社会为国家的发展壮大,贡献出自己宝贵的力量。

END

总编:熊细滚

编辑:余星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