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晓科 李少军 吴海军)金秋十月,走进位于井陉县苍岩山脚下的老牛峪现代农业示范区,满山遍野的皂角树、核桃树郁郁葱葱,树林里放养的黑山猪长得粗壮精悍,成群结队撒着欢儿……“有了县里的政策、资金帮扶,我们农业示范园的发展后劲儿越来越足了!”园区负责人王兵高兴地告诉记者。目前,园区已完成投资3000多万元,养殖的生态黑猪通过直销、电商等渠道远销广东、福建、北京等地,年利润达400万元,去年园区还被评为市级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三川九岭十八峪”、“宜林山场91万亩”,石家庄市井陉县作为石家庄地区唯一的纯山区县,发展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先天资源禀赋。近年来,井陉把推进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实现富民强县、振兴乡村的有力抓手,以“双问计”活动为契机,加强顶层设计和示范引领,通过加大问计省、市直帮扶力度,政策打包、资金打捆,集中扶持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向上问计,顶层设计绘蓝图。“山区农业综合开发要想做大做强,顶层设计是关键。”为此,县主要领导多次带领农林、财政等相关部门专程到北京、浙江、四川等地取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井陉借鉴北京市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确立了以沟域为单元,运用“山区开发+美丽乡村+休闲度假+扶贫攻坚”模式,打造“文化沟”“生态沟”“产业沟”的总体思路,并多次邀请农业专家就新发展模式与井陉“三川九岭十八峪”的地理特征充分融合进行反复论证,最终形成了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以6个示范区为中心,辐射35个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东西南北中”五大片区全域推进的“井陉模式”。

对下问计,示范引领壮规模。煤炭退路进园,钙镁、矿山重组,近两年来,伴随着井陉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持续加快,如何引导退出企业投身绿色生态产业成为全县改革转型工作难点。“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大、见效慢”、“缺乏经验、信心不足”……针对传统产业重重顾虑,井陉多次召集煤炭、钙镁、建材等传统行业领军人物座谈,邀请传统产业转型明星金岭山农业园区和梨岩生态园区负责人“现身说法”,以现场问答、实地观摩等形式,介绍成功转型经历,分享投融资、种养殖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取得良好示范带动效果。今年4月,井陉县还组织成立了“井陉县现代农业发展商会”,吸收井陉长荣、河北金舜达、北方祖山、河北徽友、假日梨园等12家企业加入商会,有效壮大了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企业主体力量,商会通过定期会商、共享信息、合作互补、抱团发展,有力推动了全县山区农业综合开发良性发展。

河北井陉藏龙山国家连翘公园项目获国家林业批复同意,“井陉苹果”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目前,井陉县已建成金岭山、老牛峪等万亩特色生态园13个,假日梨园等千亩特色生态园92个,其中省级绿色生态观光采摘园1个,市级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4个。2018年,全县现代生态农业基地产值有望突破3亿元、覆盖带动5万多个农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