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抢”果子,会导致阶段性整体价格出现虚高,价格高对应的是消费者期望高,但前面说了在“抢”好果时,不好的果"沾光入库",库存果质量不稳定,导致消费者花“高价”买的耙耙柑品质时好时坏,最终表现为市场表现不稳定。而四川地区耙耙柑大量入库的时间在2月中旬,距离现在已经超过40天,如不及时售卖掉,品质急剧下降,所以前期囤货的果商目前都在集中出货。

【柑橘】不理性的抢果入库,是自砸“饭碗”的行为!

在您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右上方“关注”,以后您就可以免费收到“火种三农”每天推送的内容。感谢您的关注。

今天叨叨在群里看到有朋友大量出售冻库耙耙柑,价格4.5元/斤。据叨叨知道的情况,目前耙耙柑地头鲜果价格在6元多,为何鲜果与冻库果价格差这么多?

【柑橘】不理性的抢果入库,是自砸“饭碗”的行为!

最新加群通道

经过一番打听,叨叨得到的信息是:

1、冻库耙耙柑近临储期,囤货果商集中出货

耙耙柑不耐储,正常进库保鲜有效期约45天,时间过长,会出现泡皮、失水、口感变差等品问题。而四川地区耙耙柑大量入库的时间在2月中旬,距离现在已经超过40天,如不及时售卖掉,品质急剧下降,所以前期囤货的果商目前都在集中出货;

【柑橘】不理性的抢果入库,是自砸“饭碗”的行为!

蒲江县鹤山果品协会陈会长在群中的分享

2、前期入库的耙耙柑,质量参差不齐

受沙糖桔行情影响,年前耙耙柑价格不理想,走货慢,许多果商压年后行情。开年后就开始大量抢购入库,一时间周边产区出现冷库“一库难求”的情况。 价格随着“抢果”入库逐渐攀升,果商担心抢不到好果,果农看价格上来也想落袋为安。所以出现一些未达采摘标准的果子也“趁乱入库”。

【柑橘】不理性的抢果入库,是自砸“饭碗”的行为!

讲到这里,叨叨认为这种不理想的“抢收入库”行为已经影响耙耙柑行情稳定和产业发展了,值得在这里好好说道说道。

“抢收入库”影响耙耙柑行情稳定,易导致市场混乱

首先“抢”果子,会导致阶段性整体价格出现虚高,价格高对应的是消费者期望高,但前面说了在“抢”好果时,不好的果"沾光入库",库存果质量不稳定,导致消费者花“高价”买的耙耙柑品质时好时坏,最终表现为市场表现不稳定。加上储存时间长品质下降,当前集中出库,也会出现短期的滞销跌价。

从收购端看,抢购引起价格爆涨还会引发大量种植户毁约,以及个别经纪人无道德底线引导种植户毁约,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行为对市场、产业影响巨大。

“抢收入库”对品牌和产业的打击,果农将是最大受害者

果子不达标便抢收入库,加上部分果商对赌价预期过于乐观,储藏期过长出现变味等品质问题,这些果子流向市场,消费者买一次不买第二次,结果只会是砸了牌子毁了市场!对于果农、果商来说,没了市场、品牌,就相当于砸了大家的“饭碗”。

【柑橘】不理性的抢果入库,是自砸“饭碗”的行为!

最后,叨叨想说,“抢果”这件事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果农、果商一定要坚持基本的“原则”。

1、耙耙柑采收一定要达到标准,让消费者吃到成熟美味的柑橘,消费者才是最终的买单者,而不是果商,对消费者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2、果商在收购果农的果品时按照不同成熟期、商品果等级给出合理价位,引导市场实现优果优价,通过市场导向让果农多生产优质果品以获得好收益。

3、希望果农、果商有“契约精神”,签订了合同就按照合同来,不因为涨跌而不守诚信。只有果农、果商达成利益共同体,产业才能真正的壮大。

4、已经抢收入库的果子,随时检查,适期出库,不符合要求决不流入市场;

【柑橘】不理性的抢果入库,是自砸“饭碗”的行为!

不管是蒲江丹棱,还是东坡资中,地区品牌是政府和广大果农、果商共同付出努力建设起来的,需要大家共同维护。不要为了一时眼前利益做出伤害产区品牌、产业的行为,只有产业良性发展,大家才能依靠产业获取持续的收益。

请大家关注火种三农,方便掌握柑桔行情信息,助你种好果卖好价!

最新加群通道

【柑橘】不理性的抢果入库,是自砸“饭碗”的行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