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66秒丨德州一市民七年绣出22米“清明上河图”用掉10多斤绣线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不朽杰作,生动再现了北宋时期汴京的繁荣景象,由于画幅巨大,很多十字绣爱好者望而却步。家住德州市宁津县开元小区的李燕,用七年多的时间最终绣成巨幅《清明上河图》十字绣,这件鸿篇巨制细节处栩栩如生,很是精美。

长达22米、宽0.8米、重约30斤,画面里共有684个各色人物,96头牛、骡、驴等牲畜,122座房舍,8顶轿子,25只舟船,124棵树木,全幅场面浩大,内容极为丰富。绣制这幅作品的李燕今年38岁,她平时最大的乐趣就是绣十字绣。记者来到李燕家中,明亮的房间里,到处是绣制十字绣所用的针线和绣布。

李燕告诉记者,因为孩子小,没办法出去打工,她平时很喜欢十字绣,所以她就买了一个在家里缝着玩儿,“这个是在上海定做的,那时候家里没有,这个十字绣已经7、8年了,让他们定做了给邮过来的。”

李燕说,这幅《清明上河图》是她的十字绣作品中画幅最大,也是画面最精细、最繁琐的,耗时7年多,共用了10多斤绣线完成。因为在绣制十字绣时还要照看年幼的孩子,在此期间也有想要放弃的时候。“太累了,不想绣了,但是一看绣了一半了,也当对孩子一个交代吧,如果大人坚持不下去,对孩子也是一种影响。”李燕觉得,自己的坚持会影响孩子,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七年来,李燕用坏了50多根绣针,被针扎到手是常有的事。有时自己绣到入迷,一绣就是六七个小时,等到发觉时往往夜已经深了,手已经打不了弯,头也抬不起来。即便是这样,出于对十字绣的喜爱,李燕坚持不懈地每日完善着这幅《清明上河图》。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前几天,她终于完成了这幅壮观的作品。李燕说,自己喜爱十字绣,这能使自己心境平和。她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让更多人感受到十字绣独特的魅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