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东西扶贫协作精神,进一步提升厦门市与临夏州对口帮扶市州友好关系的层次和水平,加强和深化两地旅游协作与交流。7月6日下午,2018“万人游临夏”活动暨临夏旅游扶贫座谈会在厦门召开。厦门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陈桂林、市旅发委有关处室、各区旅游局代表、亚太旅游发展中心、厦门航空国旅、厦门厦旅国际旅行社、厦门建发国际旅行社、厦门航空公司等多家旅行商(社)以及厦门晚报、海峡导报等主流媒体参加座谈会。

“万人游临夏”活动,反响热烈

座谈会上,陈桂林副主任充分肯定了2017年厦门旅游企业对口帮扶临夏州工作。他表示,2017年,国务院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首次将东西部扶贫协作纳入年度考核,厦门市与临夏州的扶贫协作在13个东部帮扶城市中考核成绩名列首位,树立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标杆。2017年,在厦门市旅发委的带领下,全市旅游企业以多种形式推进旅游扶贫工作。对应临夏州重点培育的旅游业百亿产业链,策划实施“万人游临夏”活动,广泛吸引了厦门和周边乃至台湾、海外游客到临夏旅游,提升了临夏旅游的知名度和旅游业整体水平。

旅游扶贫成效显著

旅游促进处陈少泓处长通报了市委常委会议和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精神。会议强调,全市各区党委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东西部扶贫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上来。厦门开展旅游扶贫,既发挥了临夏回族自治州的特色,推进优势产业发展,帮助其更好更快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又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体现。

现场,各大旅行商(社)代表围绕“万人游临夏”活动的策划包装、营销推介、客源互送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为进一步做好今年“万人游临夏”工作,陈桂林副主任提出六大工作任务:

一是旅游品牌方面。为增强临夏旅游品牌辨识度,各大旅行商(社)可提出市场接受度高高且独具特色的宣传口号以及可操作的旅游线路,由厦门市旅发委综合遴选出1个优质旅游宣传口号和2~3条主推线路,树立统一、鲜明的临夏旅游品牌形象。

二是宣传推广方面。厦门市旅发委将出资开展各项宣传工作。只有宣传推广做的好,旅游产品才能卖得动。厦门媒体要全频道,全马力开启临夏旅游推广模式。各大旅行商(社)要全面上架临夏旅游产品。

三是接待能力方面。为着力提升临夏旅游接待能力,创新旅游人才培养。厦门市旅发委将综合各大旅行商(社)提出的问题和整改建议,携手临夏州旅发委合力解决。

四是门票优惠方面。厦门市旅发委将向临夏各大旅游景区(点)争取更大的门票优惠。

五是往返大交通方面。要以厦旅国际的规模采购效应为依托,其他旅行社共同发力。要以建发国旅的团购为基础,进一步商谈,切实缓解航班压力。

六是合作机制方面。各区旅游局、各大旅行商(社)、媒体要形成合力,站在更高的角度开展工作。

△上下滑动

7、8、9月去临夏正当时

“万人游临夏”

千万别错过啦!

临夏回族自治州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面,成立于1956年11月,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辖1市7县,总人口219万,有回、汉、东乡、保安、撒拉等31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9%,东乡族和保安族是以临夏为主要聚居区的甘肃特有少数民族。临夏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丰富,是甘肃省“回藏风情草原风光线”上的黄金地段。

文化积淀深厚。临夏历史文化悠久,曾是丝绸之路南道要冲,唐蕃古道重镇,茶马互市中心,素有“西部旱码头”的美誉。临夏文物资源丰富,以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为代表的各类文物遗址达584处,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考古发掘最多的地区之一,因出土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彩陶王”,临夏誉为“中国的彩陶之乡”。世界文化遗产炳灵寺石窟,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是我国六大石窟之一,也是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俗风情浓郁。临夏多民族聚居,汉、回、藏等各民族文化交汇融合、绚丽多彩,文化资源禀赋独特,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花儿”的发源地,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花儿之乡”。临夏砖雕、河州贤孝、保安腰刀煅制技艺、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五项民间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独具特色,在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

自然遗存众多。临夏曾是古生物繁衍生息的乐园,被誉为“古生物的伊甸园”。近年发掘出的古动物化石、恐龙足印化石,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政古动物化石的数量、品种、规模和完整程度世所罕见,占据了六项世界之最。“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有世界上最大的恐龙足印化石群地质遗迹,具有极高的古生物地质遗迹保护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生态资源丰富。临夏生态环境优美,自然风光秀丽,高山草甸丰美,是甘肃中南部森林生态观光游览的胜地。国家4A级景区松鸣岩和“莲花山”以及“太子山”自然保护区,是休闲旅游度假的绝好去处,是临夏“森林生态休闲游”的主打品牌的核心景区。

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

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气候特征复杂,生物群落多样。主峰海拔3578米,景色随四季而变化,有华山之险、黄山之奇、青城之幽、峨嵋之秀。莲花山还是洮岷“花儿”北路流派莲花山花儿的故乡。2004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花儿保护基地”。2005年莲花山花儿会被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莲花山成功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竹子沟康美农庄观光牧场

竹子沟康美农庄观光牧场位于康乐县鸣鹿乡拔子沟村,是以牛文化为主题、休闲体验为核心,集生态农业、休闲观光、体验、娱乐为一体的现代乡村旅游区,观光牧场内规划设计有天然牧场区、主题民宿区、拓展训练区、烧烤区、露营区、滑草区、花海区、松林生态区等区域。并有烧烤长廊、休闲竹屋、人民公社、水溪水趣、水磨水车、穿越森林、翻越雪山、房车露营等项目。

牡丹谷

牡丹谷南邻太子山林区,自然气候条件优越,尤其适合油用牡丹(紫斑牡丹、凤丹白)栽植生长。牡丹谷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生态环境良好,牡丹生长旺盛、品种繁多、花色齐全、花期长、规模大,从2012年开始,每年6、7、8月,百花争艳,繁花怒放,万紫千红,吸引来无数游客前来欣赏。

西蜂窝寺

西蜂窝寺创建于东汉章帝建初九年,已有1934年的历史,是陇右著名古刹之一。寺院初名“大佛寺”,清乾隆改西蜂窝寺,辖临洮境内48座寺院。西蜂窝寺是准皇家寺院。明成祖和清顺治帝分别颁赐金香巴佛像和香巴佛鎏金铜像。西蜂窝寺在唐高宗显庆五年前是汉传佛教,宗印度小乘佛教和汉传禅宗,之后一直是藏传佛教。每年四、八月法会规模空前。

药水峡

药水峡景区是典型的峡谷盆地。景区峡山峦叠章,错落有致;苍松挺拔、青翠欲滴;山花烂漫、杜鹃声声;潺潺溪流、叮咚有声;飞禽走兽、栖戏山间,呈现出一幅优美的高原峡谷风光。 进入药水峡风景区不远就到药水水库,水库大坝将药水河拦腰截断,形成高峡平湖,库水清澈碧绿,四周景物,倒影其中,富有诗情画意,令人心旷神怡。

松鸣岩

松鸣岩风景名胜区位于和政县城南23公里处的小峡口,景区面积约33平方公里,顶峰海拨2700多米。与太子山逶迤相连,小峡河奔腾于峡谷之间,青峰接云,古松参天,每当山风劲吹,松涛震荡峡谷,故名“松鸣岩”。景区由西方顶、玉皇峰、南无台、鸡冠山四峰组成,鬼斧神工、陡峭险峻;独岗岭、拜殿山独居一秀。鸡冠山、玉皇峰、西方顶突兀挺拔,状似笔架,故称笔架山。原甘南民变主要领导人之一——肋巴佛在松鸣岩寺坐床剃度。松鸣岩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和睦相处,香火兴旺。

和政古生物化石原址埋藏馆

和政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临夏盆地,盆地以南山区出露石炭纪(距今3.5亿年)、二叠纪(距今2.8亿年)、三叠纪(距今2.3亿年)地层,以北出露第三纪和第四纪地层。在地质公园发育良好的晚新生代地层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有四大动物群,占据六项世界之最,是以古动物化石及其产地为主,与丰富的民间文化、秀美的自然生态为一体的国家级地质公园。

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

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是以收藏展示晚新生代古哺乳动物化石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馆藏各类化石标本30045件。其中和政羊化石、三趾马化石、铲齿象化石、披毛犀化石、埃氏马化石、巨鬣狗化石占据六项世界之最。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政科研基地。

八坊十三巷

八坊十三巷以“复古复原”、“修旧如旧”的方式,采用民俗馆、博物馆、文化街巷等保护建设和参与体验式文化旅游等保护开发模式,重点突出八坊回族文化的实质性、自然性、特色性、历史性和差异性,重视原生态传统文化的永续价值,意在留住城市记忆,打造集古街民居观光、文化博览、美食体验、院落休闲、文化创意多功能于一身的文化休闲聚落与文化旅游街巷。

东郊公园

临夏市东郊公园位于东城区大夏河岸边,1985年开辟为公园,优美的自然环境,使这里成了男女老幼休闲娱乐的地方,每年春夏时节,游客如织。现为国家AAA级景区。公园四周是一座座形态别致的人工湖,碧水荡漾,清澈见底。桃花、杏花、梨花和牡丹、芍药等在春天里次第开放,争奇斗艳。杨柳依依,松柏参天,公园内有革命烈士胡廷珍纪念馆。

临夏奥体中心

临夏市奥体中心位于临夏市南滨河路,由四个单项工程组成,河州大剧院以绝美的外观屹立在大夏河之滨,体育馆外形似雄鹰展翅,体育场宛若牡丹绽放,博物馆由三朵花瓣聚合而成,奥体中心整体喻意聚合团结,象征临夏文化的交融。“一河碧水穿城过,两岸秀色锁清波”,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这个城市建筑群在大夏河畔熠熠生辉、光彩无限。

临夏州彩陶博物馆

临夏州彩陶博物馆属国家二级博物馆。展厅面积3800平方米,文物库房960平方米。现有各类馆藏文物4286件,珍贵文物936件,其中一级品66件,二级品228件,三级品642件,藏品主要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彩陶,还有石器、玉器、铜器、瓷器、化石、书画、雕刻墓砖和民族文物等,特别是以代表中国彩陶文化最高成就的马家窑文化彩陶最为丰富。

东公馆

东公馆,占地面积约两百多亩,是原国民党第四十集团军副司令马步青宅邸。现为国家AAA级景区,是一座"田"字形的庄院,其布局匠心独具。院内,楼阁亭立、亭院相连,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大小189幅砖雕都是著名艺人绽成元及其门徒之作,图案各具特色,堪称砖雕艺术的大观园,是来临夏旅游必看之景。

榆巴巴拱北

榆巴巴拱北又名老拱北,始建于唐代,占地面积4084平方米,属嘎迪忍耶学派。进入拱北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净镜院与前院之隔墙,它长34米,青砖砌成,全采用仿古砖雕,顶部用翠绿色玻璃阴阳瓦,檐下有斗拱,滴水。两侧墙面,均雕嵌花卉,博古。中间的拱形门高10米,由底座、门楼构成。曲径通幽,净境院内植有松柏、榆柳、桃杏等苍松翠柏。

万寿观

万寿观位于甘肃临夏市北郊北塬“万倾塬头”山坡上,依北塬塬头五峰修建,观建于中峰,系河州八景之一。始建于唐初,1983年重建,是西北道教第二大观。万寿观自上而下,共分七级,为观音殿、真武殿、紫薇殿、玉皇殿、福禄殿、三清殿、混元阁,最高处于1994年建有七级宝塔,又名“乾元塔”,高43米东。观址山峰雄伟,楼阁重叠,林茂花香,景色宜人。

黄河水电博览园

黄河水电博览园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有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迎宾大道”、“山海经”雕塑广场、黄河水电展览馆等。博览园一层以“大河魂·中华源”为主题,二层以“薪火相传·千秋伟业”为主题,三层以“九曲安澜·水电摇篮”为主题,四层以“中华圆梦·黄河揽胜”为主题,成为全国唯一的治水文化主题景区、全国唯一的水电博览中心。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位于永靖县西南约52公里处的小积石山大寺沟中,始凿与西秦,后经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清各代不断增修扩建,现存窟龛185个、造像776尊、壁画912平方米,是丝绸之路起始端中原地区与河西走廊交接地带现存最早的佛教石窟寺,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位居丝绸之路要道上的黄河岸边,所处环境为新生代早起白垩纪红砂岩堆积而成的丹霞地貌,依山傍水,秀美壮观。石窟艺术与石林景观交相辉映,共同构成炳灵寺独特的文化内涵。2014年,炳灵寺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太极岛景观带

景观带东起永靖黄河大桥东侧,西至牛鼻子拐,总用地面积110公顷。该项目于2016年9月份动工建设,于2017年6月竣工。主要实施广场、园路、木栈道、自行车道等铺装设施,服务中心、公共卫生间、茶室等建筑设施,滨水码头、鱼塘修复、湿地保护等水景设施,廊亭、景观坐凳、导视牌等小品设施以及生产性景观、园林植被等植被项目,并配套照明、给排水等附属工程。

永靖恐龙足印化石博物

公园内有世界现存最大的恐龙足印化石群群,保存十分完整和清晰。在已揭露的总计2000平方米的岩层层面上至少有两类巨型晰脚类,两类兽脚类,一类似鸟龙类,一类翼龙类和其它三类形态独特、尚未归属的足印。在同一地点出现如此多样的食植类和食肉类恐龙足印,在国内尚属首次,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其中最大的一组蜥脚类足印后足印长150厘米,宽120厘米,为世界之最。

罗家洞

罗家洞位于刘家峡镇黄河南岸的赤壁山腰,是一处开凿于高崖绝壁的佛窟,临夏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明成化二年(1466年),屡经兵燹,数毁数修。现有三间藏式典却佛殿,中间为两层楼阁,内塑男女全抱佛像。左侧塑有嘉木样一世尊像,右侧塑有释迦、阿底峡、宗喀巴师徒三尊像。洞下有菩萨殿三间,内塑观音、文殊、金刚手三大菩萨,还建有护法殿三间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