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人随着燕青,来到李师师家,李师师忙命丫鬟倒上清茶。宋江带着三人便走进茶坊,坐下吃茶。

《水浒传》第七十二回 柴进簪花入禁苑 李逵元夜闹东京

正月十四的晚上,月明星稀,万里无云;宋江将李逵留在客店中,然后和柴进、戴宗、燕青一起乔装改扮之后,便进了东京城观赏灯会。但见处处灯火,亮如白昼;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四人一路游玩,一路赞叹:到底是天子脚下,万岁重楼;果然繁华富贵,与别不同!他们流连忘返,径直走到了御街。

宋江抬头望去,只见街边院落整齐相邻,门外红灯高挂;在灯光的映照下,各式金漆匾额错落分明;看来看去,无非是凤鸣莳花,鑫雅群芳;宋江信步走到街中,柴进等三人这才明白过来,此处原来是烟花柳巷,风月之地;也就难怪这般精巧细致,暗香盈鼻了。突然,宋江在一个院落门前停下了脚步,注目观看。

但见这座院落,外垂青木幕,四面碧纱窗;两面门牌上写着:歌舞神仙女,风流花月魁。宋江心中暗想:好大的口气!要在这行里称尊夺魁,岂非易事?看来这家院里的主人,也绝非等闲之辈;莫非就是我要找的那个人吗?在这家院落的对面,有一个茶坊;宋江带着三人便走进茶坊,坐下吃茶;等茶博士来倒茶的时候,他便开口询问道:请问对面是谁家?

茶博士笑道:客人好眼力,她家可是这条街上的头牌,院主名唤李师师。宋江大喜,不禁脱口问道:莫不是和当今皇上打的火热的那个吗?茶博士赶紧嘘了一声:客人不可高声!小心隔墙有耳。宋江却凝神沉思起来:天子将我等视为心腹大患,若是无人传递信息,他又怎会知我殷殷招安之愿,拳拳报国之心呢?

他思忖了片刻,打定了主意;于是叫过燕青耳语道:我有要事,想要见李师师一面,可是又怕她不肯轻易见面;劳烦贤弟前去走一遭,说明来意,达成此事。燕青答应一声,径直走进了李师师家的院落;他环顾四周一看,也不由得暗暗点头:

但见铜灯雕鸳鸯,烛影摇曳;犀皮铺桌椅,暗涌流光;古铜香炉博山造,香气缭绕;山水字画名人作,妙笔生辉;家私器具,皆是金丝楠木,雕尽天上人间;屏风幔褥,都为绫罗绸缎,绣遍繁花似锦;尽管如此,却不显骄奢之气,倒颇有典雅之风;好一个软玉温香地,富贵温柔乡!

燕青自小在卢俊义家长大,可算是见过大世面的;可是李师师家的这番安排布置,让他觉得这不像一个风月之地,倒好像一处神仙之境;他看罢多时,却不见屋里有人,于是便轻轻地咳嗽了一声;从屏风后立刻走出来一个丫鬟,对着燕青道了个万福,然后娇声问道:哥哥高姓大名,来自何处?

燕青道:烦劳姐姐请妈妈出来,我有话要说。不多一会儿,李妈妈出来了;老太太浑身上下收拾得干净利落,一副精明干练的样子;燕青连忙上前一步,请李妈妈坐下,然后对着她拜了四拜。李妈妈问道:赶紧起来,不必多礼,敢问小哥儿贵姓?燕青早就想好了说辞:妈妈莫非忘了,小人是张乙的儿子张闲;一向出门在外,今日方才归来。

在当时而言,张闲这个名字,就跟张三李四一样;是一个非常普通,容易重名的名字;燕青这种指鹿为马套近乎的搭讪本事,真是堪称一绝!那李妈妈想了半天,露出一副猛然醒悟的样子:哎呀!你莫不是太平桥下的小张闲吗?多时不见,你去了哪儿?

燕青赶紧顺杆爬:小人去了山东,如今服侍一个家世豪富的员外;他趁元宵佳节来到东京赏灯,因此小人也就一起回来了;他探完亲戚,卖完货物之后,上街四处游玩;听人说起师师娘子的大名,因此心动;想要到宅上与娘子饮宴相聚,一睹芳颜。倘若妈妈应允的话,不是小人夸口,那员外出手阔绰;这进见之礼嘛,自然会让妈妈称心如意的。

李妈妈听了,不由得眼中放出光来;她连忙一转身走进后院,不多时,便带着一个年轻的女子来到燕青面前。燕青不露声色地打量着眼前这女子,但见她眉似春山,发如墨染;面如芙蓉,腰似杨柳;上着罗衣,下系湘裙;轻挑纤指,慢移莲步;周身并无风尘气,仿佛仙境画中人!她一双亮如秋水的眼睛,也在目不转睛地看着燕青。

两人的目光对视了片刻,眼是心之语;聪明伶俐的燕青,立刻就从李师师的目光中,读出了极为复杂的信息来;有见惯场面的从容,有阅人无数的老到;端庄中隐含着妩媚,笑意中暗藏着厌倦!就听李师师轻启朱唇问道:那员外现在何处?燕青这才回过神来:就在对面的茶坊里,只因未曾得到娘子的应允,所以不敢擅自进来。

李师师道:那就快请员外到寒舍拜茶。燕青立即出门,回到茶坊,把经过对宋江讲述了一遍。三人随着燕青,来到李师师家,李师师忙命丫鬟倒上清茶;哪知道刚寒暄了两句,丫鬟来报:皇上到了后院。李师师面不改色,微笑着对宋江说道:既是如此,不敢相留;来日再请几位到此少叙。

宋江听说天子到此,又是吃惊,又是期盼;他多想就此机会,面见皇上,一抒衷肠;可是又不敢造次,免得惊了圣驾;他只得喏喏连声,带着三人退了出来。出得门来,宋江对柴进说道:我听说当今天子有两个相好,一个是李师师,一个是赵元奴;不如我们去赵元奴家走一趟吧?

柴进到了此时,也就彻底明白了:宋大哥这次来东京,观灯是假,寻人是真;想要通过李师师和赵元奴向皇上吹枕头风,从而达成招安大计。若论这方法,可谓是奇思妙想;可若是传出去,就实在有些下作了!想来宋大哥也是无可奈何,才出此下策;唉!可叹我梁山好汉,竟要借助烟花女子,来向天子昭示忠义之心……

柴进不好说什么,一路跟着来到赵元奴家;没想到事不凑巧,赵元奴身体有些不舒服,宋江吃了个闭门羹;看到他怏怏不乐的样子,柴进便好言劝慰道:兄长不必烦恼,改日再来也就是了;既然已经进城,我们不如去天汉桥观赏鳌山,岂不是好?

途中经过一座酒楼,只见这酒楼上笙歌齐奏,锣鼓喧天;灯红酒绿,客似云来;四人走近一看,酒楼前选择一块匾额,上书樊楼两个大字;柴进立刻想起,林冲曾经对自己说过,这樊楼是东京城里有名的酒楼;于是便将宋江建议道:兄长,我们也上去坐坐如何?

看到眼前的热闹景象,宋江也放下了刚才的不快;他点了点头,四个人一起走上楼来,找了个雅间坐下;然后叫了些美酒佳肴,一边饮酒一边赏灯;吃过几杯酒后,忽然听得隔壁阁子里,传来了一阵豪迈嘹亮的歌声:浩气冲天贯斗牛,英雄事业未曾酬;手提三尺龙泉剑,不斩奸邪誓不休!这声音听来是如此熟悉,却也触动了宋江的心情;他连忙走到隔壁一看:原来是你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