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鼎:重用秦桧,我打了自己资深HR的脸

文丨《那些年》悦悦

对于企业而言,人不对,事情都跟着错。因此,选对人至关重要。

HR判断一个人适不适合岗位,往往依据的是其显性的能力。但是到岗后,工作能否做好,还受很多隐性因素影响。

因此,即使是在万千简历和面试中练就了火眼金睛的资深HR,也难免有看走眼的时候,比如南宋名相兼人力总监的赵鼎。他两次罢相都是被自己举荐的人拉下马;引荐秦桧不仅让自己受迫害而死,更给南宋江山带来了重大隐患。

独具慧眼 广纳贤才

赵鼎拜相后,不仅要为宋高宗打理一团乱麻的事务,也肩负为皇帝举荐人才的工作。

绍兴五年(1135年),高宗回到临安,命赵鼎为左仆射。赵鼎是个勤政的宰相,他把政事先后及应当召用的人才分条列出放在座位边,依次向皇帝禀奏。

赵鼎:重用秦桧,我打了自己资深HR的脸

赵鼎

赵鼎的知人善任是得到公认的。他推荐范冲翊善朱震赞读,当时的朝廷舆论认为此二人是天下最佳的人选。

赵鼎本人对自己汲引贤才也很满意,他曾对门客、删定官方畴说:“自鼎再相,除政府外,所引从官如常同、胡寅、张致远、张九成、潘良贵、吕本中、魏矼,皆有士望,异日决可保其无他”

朱熹说:“绍兴初年,赵忠简公为相,一时收用人材之盛,后来莫及。然细考其间,亦岂无不满人意者,但其多寡之势,此强彼弱,故虽少杂,而不能害治。当时有‘小元祐’之号。”

力荐张浚 主动退位

绍兴五年(1135年),赵鼎力荐长期被废置的张浚,认为其可担大任。于是宋高宗任命张浚以右仆射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

因为二人是旧相识,所以最初的合作可以说亲密无间。绍兴六年(1136年),伪齐(金人支持的北方政权)进攻南宋,高宗诏令张浚会合刘光世的军队联合抗敌,可是刘光世竟然临阵逃脱。张浚写信告诉赵鼎,赵鼎请求高宗下诏给张浚:“有不听命者,听任军法处置。”这道诏令可以说给了张浚最大的支持。不过二人的蜜月期并没有维持多久。张浚驻军长江,需要入京禀奏的事情都委派给了属官吕祉。吕祉来回传话的时候往往言词夸大,经常被赵鼎抹去水分。高宗对赵鼎说:“日后张浚与你不和,必定由于吕祉。”

赵鼎:重用秦桧,我打了自己资深HR的脸

其后,张浚在与伪齐的交锋中取得了胜利。胜利后,赵鼎主张停战,而张浚却坚持乘胜而上,并且要求罢去刘光世的军政职务。赵鼎反对,认为无故罢免刘光世,会引得人心不安。张浚很不高兴,言语上对赵鼎也颇有冒犯。既然已经无法愉快的共事,赵鼎于是向高宗说:“我当初与张浚亲如兄弟,因为吕祉离间,遂不和。现在张浚立功,应当让他留任施展才能,我应当去职。”之后,赵鼎主动请辞,以观文殿大学士身份出任知绍兴府。

绍兴七年(1137年),因为淮西兵变,张浚引咎辞职,赵鼎再次拜相。

赵鼎:重用秦桧,我打了自己资深HR的脸

此时,宋高宗全不顾念张浚在“苗刘兵变”中的勤王之功,他不听赵鼎等求情,直言“浚罪当远窜”,下诏将其贬至岭南。赵鼎偷偷扣下诏书,竭力劝说高宗张浚有“勤王”功,还有八十岁的老母要照顾。他说:“张浚罪在失策而已。凡人计虑,无不欲万全,如果因为有一次失误,便置之死地,后来者有奇谋秘计,谁还敢说出来。这件事关系到朝廷,并非只是私爱张浚。”高宗听后,怒意才解,于是把张浚贬到了永州。

重用秦桧 追悔莫及

推荐人才,若只是政见之争或性情有别,倒算不上看走眼。员工到岗后,发现因为其品行问题为自己甚至公司招致祸患的,才算是真正走了眼。

起初,张浚对秦桧颇为赞赏,于是援引秦桧入朝。但当时赵鼎就指出:“此人得志,吾人无所措矣”。等到张浚被贬,赵鼎再度为相后,却对秦桧的印象大为改观。一生阅人无数,以知人善任闻名的赵鼎这次终于看走了眼。

赵鼎:重用秦桧,我打了自己资深HR的脸

秦桧

宋高宗失去生育能力后,领养了宋太祖的两个后裔。赵鼎坚持让皇帝早日立储,犯了宋高宗的忌讳。秦桧在宋高宗和赵鼎的矛盾中当了两面派,他不公开和赵鼎叫板,却又在背后向宋高宗进谗言说:“赵鼎欲立皇子,是谓陛下终无子也。宜待亲子,乃立。”

赵鼎曾经驳斥议和,被秦桧带上了“不肯讲和”的帽子。之后又因为立储之事拂逆了高宗,秦桧乘机开始排挤赵鼎。知道高宗对自己疑心日重,赵鼎于是称病请求免相,之后便以忠武军节度使的身份出知绍兴府。

赵鼎临行之际,秦桧率领执政大臣前去送行。赵鼎却毫不顾忌秦桧的颜面,打个拱手要登船而去。秦桧忙说:“我已请示皇上为君饯行,何不稍作停留呢?”赵鼎冷冷地答道:“主张不同,何留之有?”随即上船离去。

从此,二人矛盾更深了,秦桧萌生了杀赵之心。

一代名相 客死他乡

赵鼎罢相后不久,掌握了南宋人事大权的秦桧害怕他东山再起,开始了一系列打击陷害赵鼎的勾当:其党羽诬陷他“尝受张邦昌伪命”;御史中丞王次翁弹劾他“治郡废弛”;无中生有地说他“乾没都督府钱十七万缗(一说十五万缗)”。朝中的弹劾声连连不绝,赵鼎一贬再贬,颠沛流离。从绍兴八年开始,赵鼎先后贬谪绍兴泉州,最后被任为清远军节度副使,安置在潮州

赵鼎:重用秦桧,我打了自己资深HR的脸

宋高宗、秦桧

赵鼎在潮州五年,闭门谢客,绝口不提政事。即使这样,仍然被中丞詹大方诬蔑受贿,后被贬到吉阳军(今海南三亚),赵鼎上谢表说:“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秦桧见后说:“此老倔强犹昔!”

在吉阳军三年,赵鼎担心亲朋好友受到牵连,几乎断绝了一切联系。广西经略使张宗元出于敬仰与同情,不时派人渡海,馈赠米食接济。秦桧听说后,立马将张宗元调离广西。

赵鼎领会秦桧将自己置于死地的决心,为了不祸及全家,他在贬所绝食而死,享年六十三岁。

死前,赵鼎自书铭旌(竖在灵柩前的旗幡)曰:“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后人把“骑箕尾”指代国家重臣之死)

赵鼎临死前心心念念的还是家国山河,只是这家国山河所托非人,而这一切他又如何能脱得了干系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