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8日,巴勒斯坦“回归大游行”的组织者表示,他们计划在3月30日发动民众上街,以纪念加沙地带“反以色列定期抗议活动”一周年,届时会“看到百万巴勒斯坦人”游行示威。“回归大游行”,是2018年3月30日发生在加沙地带的大规模抗议以色列的示威活动。

3月28日,巴勒斯坦“回归大游行”的组织者表示,他们计划在3月30日发动民众上街,以纪念加沙地带“反以色列定期抗议活动”一周年,届时会“看到百万巴勒斯坦人”游行示威。以色列军警对此严阵以待。

双方的冲突看上去不可避免。人们将通过各种媒体渠道看到加沙地区的硝烟。

“回归大游行”是怎么一回事?巴勒斯坦人抗议以色列的游行,要付出多大代价?

加沙正组织“百万大游行”抗议以色列,以军警或比去年更强硬

2018年“回归大游行”的场景 (图/haaretz.com)

“回归大游行”,是2018年3月30日发生在加沙地带的大规模抗议以色列的示威活动。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次日即遭到阿拉伯国家的围攻,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结果是以色列战胜,近百万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联合国规定建立巴勒斯坦国的领土也被分裂,有的被以色列占领,有的被其他阿拉伯国家控制。

巴勒斯坦难民问题,一直是巴以冲突一个重要的因素。

“回归大游行”的示威,就是要求让巴勒斯坦难民回到本属于他们的土地,回到他们的家园。

去年的回归大游行,先是由一些活跃人士组织,随后得到哈马斯组织的支持。

当然,由于2017年底特朗普政府决定把驻以大使馆从特拉维夫搬到耶路撒冷,引起阿拉伯世界的普遍抗议,所以抗议美国搬迁使馆也是回归大游行的一大主题。

去年的回归大游行,大规模的游行有六个星期。到5月15日“灾难日”(巴勒斯坦人把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巴民众流离失所的日期称为灾难日)之后,以色列军警和巴民众一直有小规模冲突。

在这一年的冲突中,巴勒斯坦民众付出惨重的代价。

2019年2月,联合国一个专门负责巴以冲突调查的机构发布报告显示,以色列在面对巴勒斯坦示威民众时,不时使用致命武器,造成大量平民伤亡。

这份报告称,在去年回归大游行开始到年底,共有189名巴勒斯坦人被杀;而巴勒斯坦方面的官员则说,共有250人被杀。

虽然具体数字不同,但有一点相同:那就是被杀的人中,大多数都是平民,甚至包括未成年人和记者。另外还有大约2万人受伤,其中有1.5万人需要到医院接受治疗。

为何会有这么多人被打伤甚至打死?

有分析认为,这和以色列国内军界、政界和法院对加沙地带的定性有关。

加沙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面积为363平方公里,在以色列的西部。2007年,在巴勒斯坦的内斗中,哈马斯组织从法塔赫组织手中夺取加沙。

由于哈马斯根本否定以色列的合法性,并主张武力斗争,所以哈马斯控制加沙,以色列便将加沙定性为“敌对地区”。

在以色列看来,敌对地区的抗议行为带有“敌意”,因此可以使用致命武器。尽管以色列军警在对付抗议者的时候,大部分使用橡皮子弹,或者向“有威胁者”的腿部开枪,但死伤的多是平民。只有极少数才是和哈马斯或其他极端组织有关系。

从另一方面来说,示威活动也的确得到哈马斯的支持。

哈马斯虽然被美国、以色列和一些西方定性为恐怖组织,但他不仅是个军事组织,也有政治和治理功能。而且哈马斯的很多人员和组织,深入巴勒斯坦群众中。

这让以色列在国际场合经常以“打击哈马斯”为名,为自己的开枪行为辩护。

从这些背景我们可以看出,如果3月30日,几年“回归大游行”一周年之际,巴以之间还会发生冲突。

特别是最近以色列遭到来自加沙地区的火箭的袭击,内塔尼亚胡被指“软弱”,在下个月以色列就要选举的情况下,内塔尼亚胡估计对“回归大游行”的示威者会更强硬。事情也许会变得更加糟糕。饱受苦难的巴勒斯坦难民,也许为了自己“回归”的梦想,还要付出代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