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10月23日讯(记者 万凌云)“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巨大差别,不在硬件的投入上,而是在‘回家教育’!学生们回到家后,学校和老师能有何作为?”面对记者,刚刚光荣入选全省“最美教师”的镇江丹徒区石马中学副校长、数学教师王华,很是动情的说。为此,王华疾呼:乡村教师要有自我锤炼的勇气,要做“校外教育的志愿者”。

石马中学校长吴常平,称王华“骨子里面就是适合当老师的”。吴校长说,王华分管教学工作,但却经常跑教室、跑宿舍、跑食堂,第一时间跟踪那些“问题生”、“暂差生”,直到这些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为止。

这些学生,面对前来跟自己谈话的王华,初始称呼“王校长”或者“王老师”,但因为王华盯着他们的问题不放,转而他们心怀记恨,就会直呼其名“王华”。而当他们在王华的批评、指引和帮助下,一点点改变陋习,与“问题生”和“暂差生”告别后,他们的口中就不知不觉称王华为“华哥”。

“这个称呼的变化,实际上也是一个学生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从最初的记恨,到最终的心存感激”,吴校长说,王华这样的教育,是真正的“立德树人”。

陈可曾是王华的一名学生,尽管已经毕业了,但她还会时不时回校看看王校长。陈可给记者讲述了发生在她身上的一件事:

2017年2月26日,陈可带着700块钱的伙食费来到学校,并随手把七百块钱放在了书包里便回宿舍。第二天早晨,打开书包却发现钱丢了!700块钱对一个农村初中女孩来说,真的是一笔“巨款”,陈可一下失魂落魄。王华知道后来到教室,给每个人一张白纸,如果拿了钱的在上面画个勾,否则就画个圈,每个人都必须动笔。但收上来没有人打勾,但经过这番试探,王华坚信拿钱的同学已经有所意识。于是王华加紧渲染了一下:“我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你若相信王老师,你会很安全!”果不其然,第二次真有人画了勾。

这时,王华把教室的灯一关,窗帘一拉,让所有人都出去,对全班说道:“那个人如果钱在身上,就放在讲台的书下面,如果不在身上的话,就放个东西在书下面让我知道。”孩子们按学号一个个进去又出来,直到最后一个人进去出来......就这样,这笔钱就神奇地失而复得了!

“这件事完美的解决了,丢钱的孩子找回了钱,更重要的是拿钱的孩子,经历了一番自我斗争之后,终于战胜了自己,相信这一定是其今后人生的一笔巨大财富。”王华说,学生们信任我,我就必须要给他们信任的理由。

2018年教师节前夕,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邀请10名省优秀教师代表到省委座谈,听取意见建议。王华作为唯一的乡村教师代表,应邀参加了座谈会。在会上,他就当前乡村教师队伍的发展状况向娄书记做汇报,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发出了同样的呼吁。

“哪个家庭好一点的孩子,不都进了城?有些关系的老师,也莫不都想进城去教书”, 王华认为,乡村教育面临优秀生源和优质师资都在流失的双重压力。现在的乡村学校,校园等硬件设施都非常不错,但农村教育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就是农村孩子们回家后的教育。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一些贫困的孩子也只能留在农村,所以乡村教师,面临的很多都是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

因此,王华说,乡村教师要具有“志愿者的情怀”,要有奉献精神,“作为乡村教师,一定要有责任的担当,把孩子回家的教育管起来!”

为此,以身作则的王华,正在尝试这种“志愿者的情怀”,经常走进孩子们的家中。同时,他也正在组织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轻教师,准备成立一支管教队伍,专门针对农村孩子的“回家教育”。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