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青岛证监局披露了海尔生物医疗IPO的辅导工作总结报告。报告显示,辅导期间,国泰君安对海尔生物医疗进行了科创板相关上市制度培训。据悉,经过辅导,国泰君安认为该公司已具备科创板发行上市的基本条件。有望成为山东第二家、青岛第一家申报科创板的企业。

目前,海尔系旗下包括了海尔集团旗下有A股上市公司青岛海尔以及H股上市公司海尔电器、D股青岛海尔,有望加入科创板海尔生物医疗这股中坚力量。

编辑/©茗萱

海尔生物医疗已具备科创板上市基本条件

在烟台睿创微纳成为山东第一家成功申报科创板的企业后,山东第二家、青岛第一家申报科创板的企业或许也将浮出水面。国泰君安在IPO辅导工作总结报告中表示,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具备科创板发行上市的基本条件”。

国泰君安除了进行常规性的辅导外,还结合证监会、上交所关于科创板上市审核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会同发行人律师、会计师,“对发行人展开针对性的培训,通过现场交流、组织答疑等形式,组织发行人开展科创板法规学习。”培训后公司已基本符合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等监管机构对拟上市公司的各项要求或规定,达到了辅导工作的预期效果,具备科创板发行上市的基本条件。

海尔生物医疗成立于2005年10月28日,2018年7月31日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3780.38万元,法定代表人刘占杰,公司位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工业园内。业务始于低温存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可以提供覆盖-196℃至20℃全温度范围内的生物医疗低温存储产品,主要为生物样本库、血液、疫苗、药品试剂及实验室场景提供低温存储综合解决方案,主要收入体现为低温存储设备销售收入。

海尔生物医疗自2006年开始用了12年的时间,创造了全球领先的全冷链方案品牌,成为我国生物医疗低温存储技术的行业领军企业,并在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行业具有全球领先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海尔生物医疗曾于去年10月在香港提交上市申请书,寻求发行H股。当时的招股书信息显示,自2015年至今,海尔生物医疗一直处于盈利状态:2015年至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海尔生物医疗的收入分别为4.68亿元、4.83亿元、6.21亿元、3.88亿元,期内利润分别是9305.1万元、1.22亿元、7377.6万元、4599.3万元。

科创板的定义

科创板是是独立于现有主板市场的新设板块,并在该板块内进行注册制试点。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提升服务科技创新企业能力、增强市场包容性、强化市场功能的一项资本市场重大改革举措。

2019年1月3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3月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和《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2019年3月15日,上交所正式发布《保荐人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系统办理业务指南》与《科创板创新试点红筹企业财务报告信息披露指引》。3月18日,科创板发审系统上线。

设立科创板是落实创新驱动和科技强国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大改革举措,是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激发市场活力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安排。科技创新具有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间接融资、短期融资在这方面常常会感觉力不从心,离不开长期资本的引领和催化。因此科创板为化解这个问题提供了更大可能,成为了资本市场和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

“海尔系”上市近况一览

目前,海尔集团旗下有A股上市公司青岛海尔以及H股上市公司海尔电器,还有D股青岛海尔。

海尔集团于1993年10月12日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并于11月1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交易。海尔电器则是1997年12月23日在H股上市,总股本28.03亿股,海尔股份(香港)有限公司持有29.68%的总股本,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则持有14.01%的总股本。

2018年4月10日,青岛海尔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公司拟在中欧国际交易所D股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议案》,公司拟在中欧国际交易所D股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本次发行上市将通过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的准入并挂牌交易实现。实现上市后,青岛海尔将成为首批甚至是首家在D股上市的中国企业。实际上,早在今年2月,外电就曾披露海尔将成为在德国上市的首批三家中国公司之一。10月24日,海尔开始在中欧国际交易所D股市场上市交易。

另外此前,海尔生物医疗就为上市做出了尝试。早在2018年10月,海尔旗下的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尔生物医疗)公布了赴港IPO的招股书,招股书显示,海尔生物医疗采取H股模式,独家保荐商为农银国际。但后来在港交所官网查询到,海尔生物医疗上市申请书显示为“撤回”状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