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下旬还是印度的雨季,我们和一场小雨一起抵达斋普尔,著名的“粉红之城”。

街道印有独特的色彩,按棋盘方格式设计,粉红色的建筑群因逐年变色,表现出古老的优美。入住的酒店挺有印度风情的,大堂设一个浪漫的玫瑰池,过一天,换成了禅意浓郁的菊花池。房间里窗帘绝美,大床垂着有流苏的华丽床幔,平添几分寝宫的范儿,让人受宠若惊。

十多年前,我曾来过斋普尔,仅逗留一个白天,去了琥珀宫,未曾在粉红之城过夜,匆匆奔向去印度的终极目标:瓦拉纳西。

这些年行走的地方多,习惯在一地连住多夜,从容度过。走马观花式的邂逅,并不奢望在心里留下深的痕迹。可琥珀宫不一样,一瞥难忘却,里面的镜宫很辉煌,墙面镶着珠宝和黄金,还艺术地嵌满从欧洲运来的镜子,它们钻石一般闪亮,用精致的雕工,镶成繁复的花纹,整个宫殿铺天盖地都是。白天一道阳光划过,大殿光彩眩目。皓月当空的夜晚,星光映入之,镜子折射出无数光点,大殿斑驳闪耀。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珠宝、黄金、艺术、舞蹈在我记忆里耀眼。相距十多年,再次来到斋普尔,感觉当地的生活富庶了,但依旧保留一种挥之不去的安逸感,酒店侍者的脸上带着天然的笑容,会主动搭话,不厌其烦地比划双手,告诉你哪一种烤饼和哪一堆繁杂的调料是绝配。炸成中空的膨酥的麦饼,要沾上酸酸甜甜的芒果酱或咖喱泥。用洋葱浸泡过的烤肉里要添上不下10种的调料,才是正宗的印度吃法。餐后他们给你现场做一个类似屠妖节吃的甜品,送一杯配了生姜与小豆蔻的红茶。

在当地,富人非常崇尚健康,基本吃素食,用丁香、小茴香子、芥末子、黄姜粉、辣椒等香料调配成的地道的印度咖喱,吃肉食被认为是穷人的专利。其实,当地的古法烤鸡魅力无法抵挡,用香料腌制过的烤鸡,鸡的表皮被烤得黑而焦脆,散发草木和香料的气息,鸡肉的肌理却嫩滑,留有汁水,用烤饼卷起来吃,是难以想象的佳肴。

周围的人欢欣得多,松弛得多,在街头能看到人们敲打鼓乐,载歌载舞,节日文化盛行。一年一度的斋普尔文学节,印度的音乐舞蹈环绕,民众踊跃,文学节成了一个民间文化的狂欢派对。成群的乞丐,讨不到东西并不恼怒,嬉笑着。街头带孩子卖艺的年轻女子,一个个眼神干净,衣着绚烂,不愠不急。

斋普尔这古老而安静的城市,古老的文明也在被侵蚀,现代社会的窘迫、污染、拥挤、骗子,贫富间的裂痕纷至沓来。印度的生活用水的质量排在全球靠后,在斋普尔水管里放出的水有咸咸的怪味,据说印度人喝了无碍,外国人会沦陷。酒店在刷牙杯旁放一瓶净水,每天雷打不动,善意地提醒客人刷牙用矿泉水。

最崩溃的是去百货商店,一小时内遭遇了两次大面积跳电,在黑暗中摸索了好一会。街上的汽车、摩托车、烧油的“蹦蹦车” 横冲直撞,每次过马路,车不让人,不减速,车身擦过行人的衣角急速而过,在这里过马路,考验行人的心脏功能,体验九死一生的感觉。

汽车开到市中心,能看到斋普尔的一颗靓丽的明珠:风之宫殿。它临街而建,外观为粉红色,处在皇宫后端,是18世纪中叶的建筑,一堵五层多高的墙面拥有953扇窗户,像蜂巢一般,窗户是用红砂石镂空而成,呈半个八角形,从窗里看出去,能看到闹市的花花世界,因为特殊的设计,窗外的人,无论如何看不到窗子里面的人。风之宫殿还镶嵌了许多玻璃,月亮圆亮的时候,整座风之宫沐浴如织的月色,闪闪发亮,又被称为是“月宫”。

我尝试过,站在风之宫殿内任何地方,皆能感觉到风拂面而来,仿佛是风的故乡。据说倘若遇上狂风吹袭,只要将窗都开放,让大风对穿,不致将宫殿吹倒。这座风之宫殿,很有风情,置身在风之宫殿,欢笑,思索,忧伤,感叹一起涌来,记忆深处也嵌入这杰出的,神一般的设计,极致的美,仿佛奢华,神秘,浪漫的合奏。

风之宫殿是为女子所造,那么多镶嵌和雕刻过的窗户,是为让皇宫内众多王妃可以俯瞰街景,又不被丈夫之外的男子看见她们的面容。

印度是个多彩的国家,宗教、皇室、种姓制度、富饶的宝藏、高贵的宫殿里不知藏有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皇宫的女子,个个有美丽,忧伤或凄婉的故事,当她们看着宫殿外的行人,街景,生动明媚的世俗生活,自由的阳光,云气,雨滴,会做何感想?我相信这一刻,女子的灵魂在跳舞。深宫,富贵的生活无法囚禁人对自由的向往。风之宫殿,传递美和创造的神奇,也刻画了女子热情活泼的心,生命迹像,默默唤醒一个个孤独的灵魂。

人们千里迢迢地来到斋普尔,粉红之城值得前来。它独特的风情,出类拔萃,撼动人心的古建筑,自由之心、浪漫之心,像一团团光芒,大放异彩,让人留恋这里,敬佩这里,久久难忘。(秦文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