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一条紧急求助火遍了小编的微信群和朋友圈。

在郑州市体育中心站附近丹尼斯门口,3岁男童的人造耳蜗不慎遗失,后被一购物出门的女士捡起。

整个郑州都在寻找那个以为自己随手捡起了一只发卡的女士。

新闻报道、交通广播,朋友圈,小编接触到的媒介都在传播这样的信息。

省人民医院官方辟谣,人造耳蜗重新植入,不需要开颅手术,医院有救助器械,也可免除部分手术费用。

全郑州上千万人在接力寻找孩子的耳蜗。

信息转发过程中,有部分失实的地方,就是需要花费二三十万重新做开颅手术,花费高,孩子受罪,家长更心疼。

小编不难理解这件事。并不是有意造谣。孩子当初匹配人造耳蜗的时候,是需要经过一系列手术,人工植入内耳蜗的。之前在儿童医院看望病号,听人讲过,有类似语言听力障碍的孩子,装人造耳蜗,需要做大型手术,下来花费二三十万。

即使没有医学常识,也会知道,人造耳蜗跟内置感应需要相互匹配。一旦丢失,需要再花多少钱不清楚,调试过程中,孩子需要再次适应,会是一个很麻烦的过程。

从昨天早上到刚才小编看到最新消息宝宝的耳蜗已经找到,朋友圈关于寻找耳蜗的转发一直在持续。甚至有很多人在群里发的时候,还会带上小红包引起大家更广泛的关注。

群主们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在第一时间@所有群成员发布信息,接力帮助孩子。

一时间,没有人再向以往一样去查辨信息真伪,先发出去再说,万一是真的,不能耽误。

微博、头条、郑州交广等纷纷出动,只为帮助宝宝找到耳朵,找到声音。

好在今天下午,耳蜗已经找到。捡拾耳蜗的女士家属坦言,以为这是一个发卡,没当回事。当发现的时候,第一时间跟孩子家长取得了联系。

小朋友找到了“耳朵”,家长喜极而泣。

涉及到孩子的事情,总是能牵住所有人的心。

现在孩子的“耳朵”找到了,大家悬着的心可以放下了。

一个耳蜗的丢失,一座城市的寻找。一个又一个普通人的关心传递,在这个微寒的霜降深秋,给整座城市注入了浓浓的暖意

感谢每一个助力宝宝的好心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